□力 扬
项目介绍: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西侧,南依秦岭,东邻香积寺,总投资约5.4亿元,规划项目占地面积250亩,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设计采用世界先进的生态理念,馆舍采用唐风建筑,包括博物馆、信息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及后勤动力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是中国首座以考古为专题的大型博物馆。
6月12日上午,“西安市第五届工地扬尘防治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启动仪式刚刚结束,就有大批的观摩人员来到由陕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参观。之后几天,该项目在现场观摩方面也一直保持着持续不减的热度。一共10家观摩工地,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缘何可以成为整场盛会中众心捧月的“焦点”?这其实与他们大力实施的致力5个“0”,打造一个“1”的绿色施工做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5个“0”即质量“0”偏差、安全“0”事故、硅酸盐“0”排放,土方“0”外运,及直径10以下钢筋“0”损耗。
一个“1”即一个永临结合“花园式”工地。
围绕5个“0”一个“1”目标,陕建一建集团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部做了大量工作,实施效果显著,受到了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领导的高度赞誉。
致力5个“0”
质量“0”偏差。项目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建造实体样板,通过技术创新,确保施工质量一次成优。
安全“0”事故。制定危大工程管理办法,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关键岗位及劳务工人实名制管理规范与市建委联网,采用信息化技术全过程监控,从而确保了安全措施有效落地。
硅酸盐“0”排放。设置废料回收处理站,彩钢防护棚全封闭搭设,内设废料粉碎机、搅拌机、制砖机等设备,处理后的废料经过加工用于非承重预制构件、水泥砖等的制作,切实做到了建筑垃圾的“0”排放。
土方“0”外运。针对项目原始场地高低不平(最大落差高达5米)的状况,第一时间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展开分区分段施工,减少土方倒运。通过土方平衡,有效实现了30万方土的“0”外运。
直径10以下钢筋“0”损耗。项目积极使用钢筋翻样软件,精确下料,通过“量体定制”,避免了相关材料的浪费。
打造一个“1”
项目大力打造永临结合“花园式”工地。在具体施工中,遵循先室外后主体原则。通过对道路、管网、管廊等重点配套设施的优先打造,实现了永临结合、绿色施工的目的。
陕西省考古博物馆项目总占地面积250亩,除主体工程外,场区内的道路、停车场占据的施工比重较大。为此,项目果断将所有道路一次性施工至正式路面基层,作为临时施工道路使用。待主体施工完成后,只需在既有路面上铺上一层沥青,即可成为正式永久性道路。这种永临结合式做法既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直接节约成本300余万元),还实现了节能降耗,确保了工程建设的绿色品质。
在基础阶段,项目在全面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使其相互连通,进而形成一套永临结合的雨污水收集系统。该系统共设正式管井72座,管道1189米,另设大容量化粪池作为临时的雨水收集池。当雨水通过管道排至雨水收集池后,自动给水加压泵会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加压提升,后用于草坪喷灌,道路喷洒等,有效实现了自然雨水的回收再利用,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除了室外管网,项目还将地下综合管廊纳入了永临结合工地的建设范畴。早在道路施工前即将长达900多米的地下综合管廊先行施工到位,这样的做法不仅避免了“高空蜘蛛网”的出现,维护了环境美观,同时达到一次施工、一劳永逸的效果。
与此同时,项目还大面积开展各项植绿、造绿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施工放进花园里”,使得每一个参建人员都能尽情享受到这个永临结合“花园式”工地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
匠心执守筑精品
作为陕建一建集团的重点窗口工程,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集结了公司最优质的管理力量。
这个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均来自集团下属第六分公司,在此之前,他们刚刚主导施工了陕建集团历史上第一个超高层工程,并一次性包揽了“中国钢结构金奖”“全国装饰工程金奖”“中国安装之星”等多个奖项(目前业已通过“鲁班奖”验收),创优经验十分丰富。身为第六分公司副总经理兼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经理的韦林,更是以项目经理身份亲自主持过1个“国家优质工程奖”工程和1个“鲁班奖”工程的施工,对于工程高水平创优有着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
在这个项目的建设中,该项目部延续以往传统,坚持创优争先,取得了众多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项目共申报陕西省“QC成果”三项,申报科研课题一项;
作为长安区首批复工复产项目,今年3月6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有关防疫与复工复产情况的专题采访;
同年4月29日,项目部被评选为西安市长安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近期,该项目又从西安市众多优秀在建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绿色施工观摩工地,累计接受了2000多名施工企业同仁到访参观……
观摩会启动仪式当天,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工地就犹如一个热闹的集市,大批的观摩人员蜂拥而至。大家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交流,还不时地用手机拍照,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看着大家积极学习的样子,韦林欣慰地说,“绿色施工观摩工地只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执于旧、无畏于新,继续加大加强扬尘防治、绿色施工及各项创优工作力度,带领工程朝着鲁班奖的目标不断奋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