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推行卓越绩效管理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话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健

□记者 李武英

记者:作为全国知名的建筑设计机构,请王总简要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同济设计集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王健:回顾“十三五”期间,同济设计集团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经营与财务指标稳步增长。

集团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26.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4.04亿元,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在以设计企业的全球营业总收入为依据的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The Top 150 Global Design Firms)”排名中,集团从2016年的第75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64位。同时,集团获得了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项目,超大合同项目数量日益增多。

科研创新成果显著。

“十三五”期间,集团制定科技发展战略,鼓励并加强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逐步从生产为主研发为辅向生产与研发并重方向发展,以信息化、BIM设计、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抓手,实现企业变革和突破,促使设计水平和质量上新台阶。

经过多年研发和经验积累,已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项核心技术集群。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目前拥有7项科研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海建筑数字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共申请专利440项,获得授权16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2项。

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集团逐步完成“一、三、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一个管理平台,即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管理。三个管理层级,即集团、部门、项目组三个层级的信息化管控。五条管理条线,即组织人事、经营、生产、质量、技术五个管理条线。应用系统软件采用自主设计、定制开发和自主开发结合的模式,较好地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信息系统与CAD软件无缝集成,搭建从设计、校审、归档、出图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先归档后交付”的工作模式;建设在线数字化交付功能。

搭建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完成设计产品库、图书期刊库、数字影像库、数字图片库、培训学院、微课堂、规范标准库、设计选材库等几十项模块的建设,有力支撑集团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TJADc同济智慧设计云一期项目已建成1000个节点的虚拟桌面及其数据中心:用户只需配备显示器和瘦客户端,或使用移动设备通过网络接入资源即可使用,方便灵活安全高效,对于提高设计协同效率有较大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规范。

集团目前拥有近5000人的优秀人才队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集团基于战略定位、业务特点及发展方向,建立职级体系,优化固定薪酬管理办法,细化绩效考核工作,修订多项人事管理制度。

我们的企业大学“TJAD培训学院”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培训成效逐年提升。建立覆盖全员的课程体系。借助信息系统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培训项目管理流程,形成与绩效管理、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同时还举办系列“大师讲堂”“车库讲堂”、各种设计竞赛,营造争优创优的企业氛围。

记者:据悉集团取得重大成果与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对此您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王健:“十三五”期间同济设计集团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照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对原有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梳理,注重与原有体系的融合,不断完善体系要求,打造战略中心型组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后,集团各项管理能力得到提升,2017年荣获中设协首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2018年荣获首届“上海市杨浦区质量创新奖”;2019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

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秉承卓越绩效管理理念,持续进行管理创新,集团的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迈上了新台阶。有以下几点比较深的体会:(下转第2版)

2020-12-07 李武英 ——对话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健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0843.html 1 3 推行卓越绩效管理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