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杜江萍)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0年(第二届)杭州市建设系统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杭州科技职业学院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班由杭州市建设工会主办,杭州市建筑业协会、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杭州市建设工会、市建协会员单位共选派81人参加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两个项目的培训。
杭州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调研员张建华,市建设工会副主任李中,市建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廖原,市建协科技创新分会会长金睿,杭科院产学合作处副处长张朝山,杭科院城建院党总支书记钱世凤、副院长金波,浙江省三建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沈午卫出席了开幕仪式。
李中强调,举办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是适应杭州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建筑从业人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张建华指出,本次培训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旨在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技能素质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助力杭州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发布了《职业技能标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团体标准。该标准为装配式建筑技术工人技能人才培养和考核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培训班为期4天,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三方面。特邀业内专家浙江省建工总工程师金睿、浙江省建科院总经理赵宇宏等授课。
杭州市是建筑强市,2016年开始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2017年被评为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目前,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已达900个,总建筑面积约60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集开发、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群,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队伍转型已成必然趋势。2019年,杭州市列为全国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试点城市。面对建筑行业用工荒,老龄化及传统作业向智能化、工业化转变的挑战,也遇上了职业技能等级转评职称通道开启,职业水平认定由政府主导转为企业和社会组织自主评价的改革机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两个工种,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20年2月进入国家职业目录。本次培训,既是顺应行业发展需求,也是企业和协会开展职业水平评价的一次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