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城市的命题:更新与复兴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地产住发杯”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期间,郑时龄院士作为竞赛评委,结合此次设计竞赛,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城市更新、建筑工业化、建筑师负责制等看法。

城市更新,租购并举

郑时龄认为,“在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建设过去之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更新和复兴,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修补和改善,在城市上建设并更新城市。”

他说,城市更新,包括物质性的更新和非物质性的更新,包括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的更新、建筑更新、城市环境和道路的更新,也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更新。

城市总是处于更新过程中。城市更新有不同的规模和时间的延续,或是累积添加的城市新开发区域、大型的建设项目,或者是城市的蔓延,新的城市元素取代已经存在的元素,将消极的城市空间转换为积极的公共空间。城市更新包括旧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土地的二次开发、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工业区转型,港区和滨水区的整治改造,以及近年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

郑时龄说,从近年来的国家政策上看,加快建立住房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是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必要举措。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

他说,在上海这种土地极为稀缺的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的重点二三线城市,城镇化带来的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城市产业升级所需要的人才流动对于住房的需求都催生了租赁社区这种新的业态和生活方式。所以,这次方案竞赛围绕一个高档全装修租赁住宅展开,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十三五”期间,上海基本完成新增70万套租赁住房的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从大规模建设筹措向运营管理转变,通过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使得更广泛的人群从中受益。

新型建筑工业化

郑时龄表示,城市更新同样包括产业升级的更新,节能减排作为目前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对于城市后续的更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去思考设计,既是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是建筑师和企业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之一。

郑时龄说,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新型建筑工业化,也是这次竞赛的主题之一。因此,参赛团队可以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体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理念。通过好的设计,实现国家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初心。

建筑工业化除了要减少现场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重要的是资源的可回收和可循环利用。例如,建筑工业化的系统集成可有效地减少材料的重复浪费;采用内装工业化,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又减少重复装修造成的材料浪费;利用数字化技术的设计和运维管理,可有效减少建筑建造和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效率。

因此,新型建筑工业化应该是在构建工业化生产、有效减少现场湿作业和对环境影响基础上的一个系统工程。

郑时龄认为,新型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可以考虑推广钢结构建筑。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其他细分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钢结构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也是符合推行建筑工业化初衷的一种技术体系。

建筑师负责制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首次正式提出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依据双方合同约定,赋予建筑师代表建设单位签发指令和认可工程的权利,明确建筑师应承担的责任。”

这次竞赛不同于以往的方案设计,需要建筑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统筹考虑。在方案阶段,建筑师就要考虑今后业态组织及更新,不同阶段运维方案、结构和装配式方案的合理性,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内装设计等内容。

郑时龄认为,建筑艺术的创造从本质上说,是建筑师从构思某个方案开始到绘成施工图纸,然后施工建造、使用与完善的设计过程,在有些情况下,只是设计构思及方案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在实质上是开放的,是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又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添加,不断积淀的过程。以建筑师为设计龙头,来整合整个建筑的系统集成、不同阶段和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可循环利用,对于建筑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记者 时永庆 通讯员 周雄 季何袆晨)

2020-12-14 时永庆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012.html 1 3 城市的命题:更新与复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