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清国
工作十载,她以一片爱心支教西南边陲的小学,为山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外界的知识桥梁;匠心打磨,她用汗水精心建造大江南北近十个项目,捧起国家优质工程、北京市长城杯、上海市文明工地等数个奖杯。
34岁的李莹,巾帼不让须眉,现是中建二局三公司上海火车站北广场C1地块商办项目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建筑无疆,爱心无界。平凡的她在平凡的岗位散发着不平凡的光彩。
彩云之巅,架起知识桥梁
2014年初,当李莹了解到云南彝良双河小学缺乏教育资源,她便只身前往这个国家贫困偏远山区,进行义务支教。
双河小学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彩云之巅”的云南,那里经济发展落后,条件异常艰苦,大部分家庭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属于特别贫困村,青壮劳力都出外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儿童。
双河小学是方圆几十里崇山之中唯一的小学,只有10名教师,李莹是该小学第一位支教教师。她来到这里后,发现孩子们接触的知识十分有限,但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她便利用仅有的条件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在办公室建立小型图书室,给他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她白天给孩子们上课、做教具、出板报,下学后还要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做家访。她利用一个月时间,凭着双脚和手电筒,步行600多公里,对学校30名特困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爬山式”家访,记录了每一家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
她深知自己的力量不够,就积极联系公司党委、团委寻求帮助。公司为她送去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和大量的文具、图书、动画片、衣物。这里的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动物世界》,知道了光头强、喜羊羊。在她的多方努力下,公司每季度都会寄去钱物,资助她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并由公司出面联系昭通团市委、彝良团县委及社会公益组织,先后组织了三次覆盖1000余人次的大型捐款捐物活动,将累计20余万元的物资直接送到了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在她和公司、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扶助下,她教的学生无一辍学,她也被评为“2014年云南省荞山乡最美支教老师”。
在200多天的支教日子里,她拍摄了300余张支教照片,写下了上百篇、上万字的微信日记。她的故事带动了身边的无数青年。支教工作结束后,她重新回到本职岗位,依然每月与双河小学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保持着联系,还与自己的学生经常书信往来,给他们讲述自己工作和生活,尽自己所能继续资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她的感召下,她任职的中建二局三公司团委也正式启动了“筑梦计划”,将她个人的支教行为升华为持续性的公司爱心扶助工程,每年派出一名青年员工前往云南彝良双河小学,接力支教工作,继续为孩子点亮梦想之光。
大江海口,书写建筑华章
2015年支教结束,返回工作岗位的李莹离开了环境优渥的北京,来到了刚刚起步的江西省南昌市片区。公司发展需要拓展新的市场,江西就是一片等待开拓的土地,这里虽然条件艰苦,资源也不够丰富,但是李莹选择了在新的环境下接受挑战。在万达主题公园项目,她作为技术部长,与200多栋形式各样的小单体建筑硬磕,每一张图纸都是新的开始。在万达住宅项目,她作为技术副总工,面对34栋住宅同期竣工交付的压力,不断地抢工奋战,挑战万达速度。几载拼搏,几年深耕,公司在南昌完成了400多万平方米的工程,站稳了脚跟。新的项目陆续开始,而她又转战华东,迎接新的挑战。
2018年,李莹来到上海火车站北广场C1地块商办项目部,担任项目总工。这个项目是三公司重返上海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首个落在软土地基上的深基坑工程。基坑深度23米,整体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地连墙深44.5米,共计166幅。单幅地连墙钢筋笼重量近49吨,吊装难度巨大。如此庞然大物一旦散落或倾覆,后果不敢想象。
为了保证地连墙的施工顺利,李莹带领技术部人员多方考察,先后参观调研了十几个上海本地的深基坑工程,召开了数次技术研讨会,咨询当地有经验的专家,向当地的同行请教学习。在她带领下,经过精心策划和编制的《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案》先后通过了上海市住建部科技委的专家论证。优秀的技术方案只是深基坑施工的第一步,好的方案需要切实可行的落地,才能保证基坑安全和地下结构的质量。李莹深入一线,每天在场地巡视。通过与一线工人的交流,她发现传统的钢筋直螺纹连接方式要通过人工手动连接每个接头,不但效率慢质量也难以保证。工人的工作效率慢,劳动强度大,连接速度也难以满足现场每天两幅地连墙施工的进度要求。通过带领技术人员进行钻研优化,她的团队研究出了利用电动转机带动折臂型夹具来完成直螺纹连接的半自动化的小工具。这个小工具大大提高了直螺纹连接的工作效率,也保证了连接的质量。小小的一个优化却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正是在一个个小创新、小改良中,李莹和她的同事们切实落实着公司创新创效的方针。在她的带领下,项目技术部先后优化了钢筋直螺纹加工机具,优化格构柱穿支撑梁节点做法,攻克了砂土层坑中坑成型困难的难题。项目采用的“水溶膜技术提高高低标号混凝土拦茬质量”的QC成果还取得了上海市优秀QC小组一等奖。项目也先后取得了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静安区重点工程优秀团队称号等奖项。
桃李不言,付出筑就辉煌
“让我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挺难的。其实,我从未觉得人这一辈子必须做出多大的丰功伟绩。因为不愿见到山区孩子们困于山里懵懂无知,所以奔赴山区支教;因为想让所有出自自己的工作对得起真心,所以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2020年11月,面对着260多名入职百日的新员工,李莹感慨万千,尽抒胸臆。
李莹不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正如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莹遵从着自己的爱心与匠心,默默做好每一件事,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年前,一个叫李莹的女孩子毅然决定支教,自此开启了中建二局三公司的“筑梦计划”;五年后,第十一任支教老师握紧历任老师的接力棒,再度飞赴彩云之巅。至此,五年来,已有十一位老师接力支教,服务留守儿童1000余人次,送去40余万元物资。筑梦在继续,爱心在传递。
十年里,李莹先后奔赴亦庄开发区X80R1地块拆迁安置房工程、瑞河兰乔花园30号商住楼项目、南昌万达茂项目、南昌万达城主题乐园项目、南昌万达城N区项目、上海火车站北广场C1地块商办项目。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华东,她差不多走了大半个中国,终于捧来满满当当的国家优质工程奖、北京长城杯、上海市文明工地等荣誉。
十载为功,换来鲜花载道。中建二局三公司“2014年度创先争优系统工程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中建二局三公司“2013-2014年度创先争优系统工程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建二局“最美二局人”称号、中建二局“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中建二局三公司建企65周年“筑诚楷模”称号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最美志愿者”称号,每一个荣誉,都是对李莹的默默付出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