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建筑设计“行业奖”获奖作品集发布及创作交流会在杭州举办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的优秀勘察设计“行业奖”获奖作品公布后,12月11日,“沥血智创 臻品巨献”——《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奖作品集(2019)》首发仪式暨优秀建筑设计项目创作交流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代表、高校师生等400余人参加会议,聆听包括院士、大师在内的优秀建筑设计项目主创人员的创新创优心得。

“行业奖”(建筑设计类)由中设协建筑分会组织评审,每两年一届。为向社会展示、宣传优秀设计项目和主创建筑设计师,建筑分会会刊《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编辑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奖作品集(2019)》,现场举行了首发式。为感谢并致敬中国建筑师,本次会议特设置“礼·赞——中国建筑设计”环节,由大师、评委和主、协办方代表向获奖设计师致敬并献礼。

中设协副秘书长汪祖进、浙江省住建厅巡视员谢永明等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特别为会议发来视频,鼓励繁荣建筑创作。

华建集团首席总建筑师沈迪作为行业奖(建筑设计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做了评审工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此次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承办的评优活动的组织和评选过程,并做了评审结果分析。本届评选申报数量再创新高,1365项申报作品、68位评委覆盖了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区。共630项作品获奖,占比约50%。入围项目数广东、上海协会数量持平近300项为最多。获奖比例最高的是高校分会,获奖与入围比达92%;以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以55项入围。从以上数据突显出项目“大户”和创优“大户”。

程泰宁院士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价值判断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是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应动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科学、理性地解读“西方建筑”与“传统建筑”,建构中国的建筑师话语体系,支撑建筑创新等,深刻理解并实践“面向未来,走自己的路”。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桂学文大师介绍了建筑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的一体化建筑设计中通过整体统筹、全程把控、融合感性与理性、技术与艺术,创出精品佳作;华南理工孙一民大师结合项目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建筑的公共责任与使命;山东大卫申作伟大师介绍了中国住宅设计发展趋势,阐述了住宅发展的四代产品。中建东北设计院总建筑师任炳文带来商务办公空间营造的分享;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资深总建筑师曹跃进分享了地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建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胡慧峰以绍兴为例谈了历史语境下的现代性。

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创新、创作、创优始终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企业和建筑师工作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对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在困难的条件下,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表示钦佩和赞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始终致力于推进设计创优和技术创新,繁荣建筑创作,增强建筑领域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声望和地位。

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还有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工程设计总院承办,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会场外的展览集中展示了一等奖和部分二等奖共143个作品,会后将在承办单位进行巡展。

(李武英 高原)

2020-12-28 李武英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226.html 1 3 建筑设计“行业奖”获奖作品集发布及创作交流会在杭州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