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五年,打赢一场翻身仗

——访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宋祖益

□记者 张高青

这是一家刚打赢“脱困自救”翻身仗的企业。

地处浙江省宁波市的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四十年发展历史的特级资质民营建筑企业。五年前,华锦建设(当时为一级资质)遭遇困境,因互保被银行资金抽贷,企业处于危难时刻,新的总经理走马上任,重组经营管理团队,带领华锦人走上了自救之路。五年的励精图治,五年的风雨兼程,不但使这家企业走出了困境,而且让企业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9年华锦建设完成产值71亿元,入库税收5800万元,成为象山县的创税大户,稳住了宁波市的龙头建筑企业地位,成为浙江省优秀企业之一。

这五年,华锦建设究竟是如何完成蜕变,打赢这场翻身仗的?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宁波,采访了当时受命于危难之际、带领团队让企业重焕生机的企业家——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宋祖益,聆听公司励志前行的铿锵足音。

抓风控,实施“排雷行动”

老牌建筑企业缘何会走到危难境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必然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2016年3月,宋祖益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问题、找原因,深挖影响企业发展的症结。经过3个月的摸底调研,找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管理成本上升、市场开发受阻、资金互保拖累……其中,互保链问题成为公司最紧迫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那几年,华锦建设与多家企业进行了互保,互保总金额巨大。当时,几家互保企业相继出现问题,其中1家破产,3家经营举步维艰。互保链“炸雷”引发一系列负面反应,造成官司缠身,企业声誉受损,进而造成企业融资难,企业资金链遭受严峻考验……

“风险管控是公司实现自救的第一要务。”宋祖益上任后的的第一把火便是实施“排雷行动”,在象山县委县政府、建管局和金融办的帮扶下,先后处理了与不良信用企业的脱保问题,逐步减少互保链的总金额;同时,与银行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取得银行谅解,以少押贷、不抽贷、分期偿还、债权平移等多种方式,终于化解了互保“炸雷”带来的风险。

风险管控的第二大措施是“收权”。当时,华锦建设下属的一些分支机构管理粗放,加上一些分公司、项目部经营不善,导致诉讼纠纷不断。“当时我一上任面对的就是几十件诉讼案件,涉案资金高达几个亿的棘手局面。”宋祖益回忆道。为防范经营风险,宋祖益和公司整个经营班子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结构重新进行布局,收回了多个存在经营风险的分支机构经营权,在省内省外重新整合设立10个分支机构;同时明确各分支机构的市场划分及管理权责。

对这些分支机构,华锦建设严格实行“总部→分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制度,允许直营,不许挂靠,所有经营审批权归于总部。同时,规范“四流合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建立风控防范体系。公司制定了严谨的财务审批流程,特别是对大笔资金的流向进行严格监控。下属分公司、项目部的资金进出,均须经过公司总部流程审批。以前分公司、项目部发生问题,往往要到法院起诉找上门来了,总部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如今总部一管到底,下面出现任何的“风吹草动”,总部都能第一时间知道,从而可以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隐患掐灭在萌芽状态。

“五年前,企业互保资金拖累,加上诉讼牵扯到的亿元款项,资金重负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几年来,公司通过风险管控,以及对应收账款采用法律手段进行集中催讨,加上企业经营逐步向好,截至2019年底,企业已基本填平了资金窟窿。”宋祖益透露。

(下转第2版)

2021-01-11 张高青 ——访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宋祖益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386.html 1 3 五年,打赢一场翻身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