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建筑人物

他,心中装着如山的责任

——记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国乔

□记者 张高青

从一个来大都市打工的农家小子,到上海工程建设领域的知名企业家,20多年来,他的心中一直装着如山的责任:承担护佑家庭之责时,他是顶门立户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肩负发展企业之责时,他是员工信赖的董事长;践行服务社会之责时,他是广受尊敬的企业家……他,就是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国乔。

这些年来,在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政公路行业领军人才等闪亮的荣誉光环下,潘国乔身上到底有着怎样“责任如山,担当如铁”的感人故事呢?

年少有志,做顶门立户的好儿子

潘国乔的老家在浙江绍兴农村,虽然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17岁中专毕业后就辍学进入建筑行业做工了。潘国乔说:“家里条件不好,我作为家中长子,必须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1993年,年仅18岁的潘国乔走出绍兴,到上海做建筑工作。之所以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只因为当时在上海的工作比在绍兴每个月可以多5块钱的工资。“家里生活拮据,我还要供弟弟念书。即便多5块钱也是好的,也可以多贴补家用。”潘国乔回忆说。而让潘国乔没有想到的是,那一次“为5块钱离家”,竟然令潘国乔与上海结下了长达28年的“情缘”,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逐渐在上海成长为知名的建筑业企业家。

但刚到上海的潘国乔尝到的却是磨难和辛酸。因为学历不高,年纪又小,他只能做一些建筑业的苦活累活。承受着工作生活的艰辛,拿着微薄工资的潘国乔还被小偷给惦记上了。当时,潘国乔在上海北桥一个项目工地干活,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却在坐公交车时被小偷给全部偷走了。下了公交车的他身无分文,两眼茫然,迎着冷风,一路从莘庄走回北桥工地,一边走一边掉眼泪,10公里路仿佛走了10年、20年……“那种辛酸无助,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恨死了那个小偷,但也激起了我强烈的斗志。你可以偷走我的钱,但偷不走我的努力。当时我就在心里跟自己说,我一定要赚更多的钱,我一定要在上海这个大城市站稳脚跟。”回忆起当年辛酸的一幕,潘国乔眼中隐隐有泪光泛起,但目光异常坚定。

除了坚韧吃苦外,潘国乔身上还拥有两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一是好学向上,二是做事认真。之前在老家未能继续上学深造,一直是潘国乔心中的遗憾,因此,来到上海后,在同龄的打工者溜冰、打游戏玩乐时,他报名参加了电脑学习班,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给自己充电,并将这种好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潘国乔拥有本科学士学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级工程师,是上海市闵行区领军人才之一。

潘国乔说,他最讲求“认真”两字。潘国乔最早是做施工放样的,放样工作就是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精确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讲究的就是细致精准,来不得半点马虎。凭着这份认真细致精神,潘国乔从施工放样工起步,到技术员,再到自己承包工程,再到后来成立自己的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路走得非常坚实。

养家的责任初心,加上坚韧吃苦、好学向上、做事认真的品质,使潘国乔不仅成为家里顶门立户的好儿子,更是逐渐成就起自己的一番事业。

诚信为本,做员工信赖的董事长

2006年,在行业打拼多年之后,潘国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筑施工出身的潘国乔,对基层员工的辛苦有深切体会,因此,“如何让企业发展得更好,让员工的生活过得更好,这是我作为企业的董事长、领路人必须肩负的责任。”潘国乔说。

“诚信为本,勇于拼搏”是潘国乔信奉的理念,因此,他一直把“诚信”作为企业的立业之基、发展之本。潘国乔诚信理念的核心就是打造精品工程,为社会奉献高品质的工程。从1999年带领着自己的施工团队参与承建的沪松公路污水排放工程获得闵行区样板工程以来,他不忘初心,始终将诚信放在公司发展的第一位,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企业方针。公司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精湛的施工工艺以及先进完善的检测配套手段,多年来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工程,赢得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先后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活动市级优秀公司、上海市水务局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活动优秀公司、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上海市诚信创建五星企业等荣誉称号。

为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在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时,潘国乔还注重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新市场。目前,景铭建设已经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三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等多项总承包及专业承包资质;同时还拥有市政设施养护维修资质、河道维修养护作业壹类、园林绿化养护资质、上海市排水管道养护作业壹类、特种类、CCTV类、潜水作业类资质、公共排水泵站运行叁级资质、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服务资质(包括陆域及水域)等多项养护类资质。较强的综合施工作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的心中总有一种使命,以前是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现在有了企业后,就要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并过上好日子担负起责任。”潘国乔说。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为此,潘国乔把如何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培训和考级、考证奖励的费用近40万元;近三年公司有近千人次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90%以上,培训合格率超过95%。目前公司有职工450余人,拥有建造师33人,中高级职称36名,中高级技术工76名,初步培育起了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又具有工匠精神、能打硬仗的战斗团队。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潘国乔更加注重把提高企业效益与提高员工待遇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实实在在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红利。近年来,公司不断提升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员工工资总额平均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递增,营造了“我强企业强,企业好我好”的和谐氛围,潘国乔也成为景铭建设员工们心中“最信赖的董事长”。

责在人先,做造福社会的企业家

作为一名企业家,潘国乔始终奉行和坚持“企业唯有有益于社会,才有其存在价值”的核心理念。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他时刻不忘回馈社会,关心公益、热心慈善,践行社会责任,得到了各方人士的广泛好评。

潘国乔认为,企业要学会为社会“排忧解难”。潘国乔提出“科技兴企,科技为民”的口号,针对近年来日益凸显的地下管道堵塞的“城市病”,该公司于2015年成立了澄泓管道机器人公司,旨在研发具有检测、清淤、修复、预警等功能的管道机器人,为城市管道风险管理助力。去年,公司为一个老旧小区——君临天下小区免费进行地下管道监控维护,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住宅示范小区的成功实践,逐步把机器人推广到学校、医院、产业园等地下管道的维护。“我们在管道机器人项目上至今已投入资金达4千多万元,虽然还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但如果能够协助政府建立起城市地下管道的精细化养护机制、风控预警机制,我认为就是值得的。”潘国乔表示。

潘国乔拥有较多的社会职务,还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员,并在上海市闵行区政协担任要职。“我加入民建已有14年了,这期间,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倡导的‘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理念和民建一直坚守的‘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成为我日常工作生活的行动指南。”潘国乔表示。作为政协委员,这些年来,潘国乔积极参政议政,结合行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提案,如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诉求、环境建设与资源利用提案等,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大多数被采纳和解决。因参政议政表现突出,潘国乔先后获得民建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建中央环资委“最佳委员”等荣誉称号。

在公益慈善方面,潘国乔更是一位忠实的践行者。2015年4月,公司与闵行区颛桥镇银都苑蔷薇小区“企居联建”结对,赞助蔷薇关爱基金,几年来先后开展社区“助残日”活动、资助“六心俱乐部”、牵手6名中小学生、结对5名社区独居老人、举办癌症居民 “同心共祝生日会”等;在潘国乔的倡导下,公司利用企业专业优势,组织员工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位于莘庄镇青春村的青春精神病康复院,义务疏通院内的排水管道并清捞各类窨井,前后坚持了4年……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潘国乔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先后向成思危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闵行区光彩事业及贫困地区扶贫助学等捐款达400余万元。其中,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潘国乔第一时间以公司和个人名义通过不同渠道捐款29.2万元。

“责任如山,担当如铁。这应该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应有的情怀!”潘国乔说,“其实,我很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正因为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为自己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感恩上海这块沃土,28年的‘血脉相连’‘相濡以沫’,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未来,我将和我的员工们一起,继续砥砺奋进,‘心怀感恩、肩担责任、眼有目标’,努力追求更大的发展,为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2021-01-14 张高青 ——记上海景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国乔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444.html 1 3 他,心中装着如山的责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