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以上市为“引擎”,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访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

□本报记者 李武英

华建集团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业的国有上市企业,2015年上市,“十三五”期间正是华建上市后的期间。日前,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就“十三五”的企业发展,以及“十四五”的创新等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介绍一下在上市之后华建集团的发展情况。

沈立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集团“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同时对“十三五”进行评估。上市之后有三年的盈利承诺,在这三年里集团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7%、13.85%和18.83%左右,兑现了上市承诺。

“十三五”期间,我们提出了“四个化”:全面市场化、跨界集成化、高新专业化、深度国际化。在这“四化”战略的引领下,我们交出了较好的成绩单:

全面市场化迈出一大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参与上海市第一批“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初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市场化机制;华建数创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开辟市场化选聘经营班子先河;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上海市管上市企业中第一家;在资本运作方面,现代设计大厦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完成整体上市;技术参股南京地下空间院;相继完成增资入股江咨集团、无锡市政院股权置入上市公司、收购景域园林等项目。通过直投、基金等投融资活动,初步形成资本带动的发展格局。此外,还优化了全国市场布局,相继成立华中、西南、雄安、大湾区、海南等区域中心或分支机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跨界集成化取得新突破。集成化、一站式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在超高层建筑、交通枢纽建筑领域中,以华东总院为代表的综合设计品牌积极开展设计总包服务,合同额占比稳步提升;环境院与并购后的景域园林在景观领域紧密协同,在设计施工一体化方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大经营”初显成效,集团各单位整合优势、协同作战的业务模式在水美城市、滨江贯通工程、嘉北郊野公园等项目中大胆尝试并取得突破。跨界工业化产品及信息化领域,牵头上海市7家建筑业龙头企业,成立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联盟;集团获评第一批住建部授予的“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开拓智慧建筑、工程数字化业务,加快数字化发展。

高新专业化打造新高地。专项化稳步推进,上海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总院“交通枢纽与立体城市设计研究院”相继挂牌;“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建筑空间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建筑工业化学科中心等正式投入运作。积极发力信息化业务,开展信息化改造项目,在协同设计、“蓝转白”、生产管理应用系统集成等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加强BIM技术应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设计技术深度融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聚焦建筑原创,发布集团创作理念纲要(1.0版),弘扬中国和海派传统建筑设计文化。在既有建筑改造、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等行业高端和前沿领域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实现自主创新突破,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下转第2版)

2021-01-18 李武英 ——访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473.html 1 3 以上市为“引擎”,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