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20年“地产住发杯”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如火如荼。记者跟踪采访了上海市建设协会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行业自律联盟理事长、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阵,以大赛承办方的视角,解读推进装配式一体化设计的关键所在。
记者:作为全国首家聚焦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的创新性合作组织以及本次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竞赛的承办单位,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联盟。
严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虽然发展了这么多年,但行业普遍在结构设计、构件生产、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环节仍然存在造价高、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2019年9月,在上海市建设协会的指导下,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经纬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中森建筑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牵头成立了自律联盟。联盟以依法合规运作、促进行业发展、抵制不正当竞争、维护成员单位利益为根本宗旨,以科学发展、合作共赢、保证质量、优化服务为基本原则,旨在促进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质量,维护装配式建筑设计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保护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
成立一年多来,联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机制,与协会形成了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模式,采取编制行业指导建议书、开展技术咨询工作、持续进行装配式人才培养等有效措施,为行业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本次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可以说是联盟的代表性工作,希望通过本次竞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促进多专业协同,推进标准化设计,营造“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筑师负责制,鼓励设计单位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的良好氛围。
这也符合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把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行业内部协作、调节与监督,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着力将联盟打造成科学发展、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
记者:本次大赛主旨是推动装配式一体化设计,请您具体讲讲装配式建筑设计中一体化设计如何实现。
严阵:传统建筑设计是以功能为导向,追求基本功能的满足。而装配式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建筑基本功能的需求,还要关注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安装及内装工业化的要求,提高建造效率,实现标准化与差异化的统一,功能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装配式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三个“一体化”,即: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所谓“横向一体化”是指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各专业之间需要协同一体化设计,建筑专业应考虑平面、立面标准化,户型、柱网标准化;结构专业应考虑钢筋埋件避让、管线预埋以及施工配合;机电专业应考虑预埋预留一体化设计。“纵向一体化”是全过程的设计、加工、安装一体化,考虑构件加工和施工安装的配合,为项目顺利实施提前做好全过程相关单位的配合准备工作。“管理一体化”是装配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方、设计单位、生产单位、总包单位要进行全过程一体化前置管理。而在这三个“一体化”中,BIM技术的应用是装配式建筑设计提高效率、精心设计的重要和必要手段。
本次竞赛可以说是对“三个一体化”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深入落实了以建筑为龙头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设计理念,调动了各方参与主体,把装配式建筑的思路贯穿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使装配式建筑产品更为合理、绿色、节能。
记者:住建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您认为装配式建筑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可能有哪些发展前景?
严阵:智能化的基础是信息化,信息化的前提是数据化,数据高速处理的前提是标准化。实现建筑行业的智能化需要产业链各端企业的全程协同。
我们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未来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以工业化组装为基本原理,通过采用不出筋干法施工的模块化单元,创新的连接产品及技术,FRP、UHPC等高性能材料与传统钢、木、砼材料组合应用方式,集成化的建筑单元组合研究,打造标准化、模数化的单元和连接方式,逐步形成标准化构件库及产品库。
设计单位根据类型化项目需求,基于标准产品数据库,进行自由组合设计,同时提供多方案比较的数据成果,以供建设单位进行成本比较与投资控制。工厂基于标准产品数据自动排产。运输方基于智慧物流系统,提供多渠道预制构件运输方式。施工单位基于标准数据产品库及相关安装连接标准工序,由机器人及相关配套设备高效可靠安装。物业单位基于标准数据产品模型,利用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实现智慧管理。
总的来说,未来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可以把数字化发展理念嵌入全产业链,以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发挥信息共享和集成优势,促进装配式建筑多专业多环节的协同工作,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
记者:对于本次大赛您有什么样的期望?
严阵:以前的装配式建筑中,建筑专业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性与实际存在感不匹配。本次方案设计竞赛可以说是“建筑师负责制”的一次重要实践,建筑师在概念创造阶段就要思考装配式建筑的特性,进而将建筑全过程设计统筹思考,极大地增强了设计院的系统化集成设计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大赛,能够探索赋予建筑师相应责权利的新模式,促进多专业协同,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推进行业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搭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在租赁住房市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