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ce,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由此,在朝着“碳中和”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表示,该专委会2016-2019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2020年则将研究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据介绍,“建筑全过程”包括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包括建筑拆除)和建筑运行阶段。根据分析,2018年建材生产阶段耗能11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6.8%;建筑施工阶段耗能0.47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7%。同时,2018年全国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2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8.3%;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1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21.9%。
其中,具体到公共建筑、城镇居民建筑和农村居民建筑,报告也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和百分比。例如,2018年全国公共建筑总面积为129亿平方米,建筑能耗为3.83亿tce、占全部建筑能耗的38%,建筑碳排放为7.84亿tCO2、占全部建筑能耗的37%;全国城镇居民建筑总面积为303亿平方米,建筑能耗为3.80亿tce、占全部建筑能耗的38%,建筑碳排放为8.91亿tCO2、占全部建筑能耗的42%;全国农村居民建筑总面积为238亿平方米,建筑能耗为2.38亿tce、占全部建筑能耗的24%,建筑碳排放为4.37亿tCO2、占全部建筑能耗的21%。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十一五”到“十三五”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和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平稳增长,年均增速5.9%;“十二五”期间,2011年和2012年出现异常值,来源于建材能耗的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速为3.6%。同时,碳排放变化的阶段性特点与能耗一致,但增速略小于能耗。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平稳增长,年均增速7.4%;“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7%,2011和2012年出现异常值;“十三五”期间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速3.1%。总体来看,全过程能耗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碳排放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运行阶段能耗和碳排放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此外,报告还显示,2000-2018年全国建筑能耗重心南移0.9度(纬度),碳排放重心南移1.1度(纬度),移动趋势较为明显。其中,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占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北方采暖区建筑能耗占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
报告预测,如果按照基准情景,建筑碳达峰时间为2040年,2060年碳排放为15亿tCO2,将严重制约全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若要实现2030年建筑碳达峰,则“十四五”期末建筑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tCO2,年均增速需要控制在1.50%;“十四五”期末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tce,年均增速需要控制在2.20%。
汇集了全球能源领域中各团体领导者的能源转型委员会(ETC)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建筑业可以实现碳中和,但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脱碳,就需要对该行业进行彻底改革。对此,我国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都已行动起来,在明确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正在落实,以此助力“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实现。例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推动建立建筑业绿色供应链,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建筑业绿色改造升级。年初,住建部决定在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绿色建造试点,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同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则明确,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
此外,作为建筑全过程中的耗能大户,建材行业也主动履行减排责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日前发布《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要求全行业扭转以不可再生资源能源承载型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资源能源、生态友好、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同时,鉴于建筑材料各产业间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部分行业仍处于工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的实际情况,倡议书提出: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