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青岛装配式建筑发展按下“加速键”

未来,造房子就像是搭积木一样。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加速发展,这样的“想象”正在成为现实。最近,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到2023年青岛市装配式建筑占比要达到50%。据了解,目前除了外界熟知的装配式住宅和学校外,青岛市还正在试水拼装式高层工业厂房、临迁安置房、道路等全新应用。

2023年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过半

《通知》中提到,要求工务工程和主城区的旧城、旧村改造项目,以及医院、学校、幼儿园、人才住房等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建造,新建民用建筑应安排一定比例的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并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比,到2023年达到50%。

“也就是说,到2023年,我市当年新开工的民用建设项目中,将有一半是装配式建筑,这一比例走在了全国前列。”青岛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势必需要借助于激励政策的引导。《通知》明确,对装配式建筑给予建设规费减免,包括对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可以免缴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可减半征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于采用装配式外墙技术产品的建筑,其预制外墙建筑面积不超过规划总建筑面积3%的部分,不计入建筑容积率。

过去五年开工2023万平方米

在装配式建筑的时代,建筑工人数量众多、汗流浃背的画面成为历史。巨大的流水线上,工人熟稔地操作着手里的仪器。每隔十几分钟,一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就从流水线上产出,经过数小时养护,构件即可出厂,去向是遍布全城的大小工地——在这些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工地上,预制构件可以像“积木”一样,“搭”出一幢幢楼房。据测算,通过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施工现场模板用量可减少85%以上,现场脚手架用量减少50%以上,抹灰工程量节约50%,节水40%以上,节电10%以上,耗材节约40%,施工现场垃圾减少80%,施工周期缩短50%以上。

“装配式建筑不是某个部件的更新换代,而是整个建设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市城乡建设委住宅产业现代化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单苏新表示,青岛市从2013年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进行了若干探索和试点,出台了系列鼓励政策,装配式建筑由单一试点示范项目,稳步向区域性成片建设推广。据悉,作为山东省首个采取装配式建筑评价的城市,近年来青岛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从设计、生产到施工安装,青岛已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全链条的打通。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2023万平方米,此外全市共培育省市两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16家,总产能每年可供2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使用。另外,青岛市还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为了更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目前,青岛正不断创新举措——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限制性规定和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商业地产等项目中规模化推广,助力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快车道”。 (李雯)

2021-02-25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888.html 1 3 青岛装配式建筑发展按下“加速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