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外行人也知道,要想把房子建得结实,少不了一副合格的“钢筋铁骨”。可央视3·15晚会上一则消息让不少人怒不可遏,竟有黑心企业采购废旧钢筋炼制“瘦身”钢筋,导致上万吨不合格的翻新钢筋流入工地……
曝光:一年上万吨“瘦身”钢筋流入工地
“3·15”晚会栏目组接到内幕人士举报称,有公司在大量采购废旧钢筋,行迹可疑。跟踪后发现这些废旧钢筋都被送进了揭阳一个隐蔽的工厂。半个小时后,出来的货车则装载满了钢筋,看上去都是崭新的,像是刚加工出来的一样。
该工厂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废旧钢筋是废弃楼房打掉后卖的钢筋,下来后重新加工、拉长,大条来做小条,粗的钢筋被加工成细的新钢筋。
新钢筋除了打着商标,还打着4E 12的标志。按照钢筋混凝土用钢国家标准,“12”表示该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4”表示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志为400级,“E”表示钢筋达到了国家的抗震标准。这标志钢筋产品合格,且达到国家颁布的“抗震”标准。然而,将该厂生产的12毫米螺纹钢送去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重量和直径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是典型的“瘦身”钢筋。工厂负责人也坦承,他们生产的“瘦身”钢筋都是用废旧钢筋加工成的,达不到国家标准。主要有10毫米、12毫米、14毫米三种规格,每吨售价4000元左右。
这些新钢筋每晚大概能生产约100吨。照此计算,该加工厂一年可以翻新旧钢筋3万多吨,如此大量的不合格钢筋流入市场,被应用到各类建筑上,巨大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暗访发现这些“瘦身”钢筋已被卖到了广东省的东莞、潮州等城市的多个市场。
后续:对轨交项目开展现场监督抽查
针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广东揭阳有企业违规收购、生产、销售问题钢材一事,揭阳市连夜成立由市领导牵头,揭阳市场监管局、揭阳市公安局等有关单位参与的联合专案组,迅速赶赴涉案地点开展查处行动。目前,专案组已查封有关涉案场所,查扣问题钢材一批,控制涉案人员15名,并加紧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调查。下一步,揭阳市将严肃查处存在问题,追查问题钢材去向,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举一反三,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专项清查整治行动,规范行业监管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15”晚会曝光后,广东东莞、安徽合肥等地亦开展排查。“3·15”晚会曝光东莞市泰科钢筋加工门市部涉嫌销售不合格翻新钢筋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大朗公安分局对泰科钢筋加工门市部进行突击检查,对现场库存的钢筋产品进行封存并抽样送检。3月16日,合肥市城乡建设派出4个检查组,对4个轨道交通项目开展现场监督抽查。同时要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单位和各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认真组织排查钢筋检测验收使用情况。
观点:勿让建筑物因“瘦身”钢筋患上“骨质疏松”
人“瘦身”是为了追求健康,而钢筋“瘦身”纯粹就是为了以次充好赚黑心钱。钢筋不合格不靠谱,建筑物的“健康”何来保障?大楼会不会“骨质疏松”和“缺钙”?这样的房子你敢住吗?
有专家指出,钢筋瘦身被拉长之后原本延伸性遭到破坏,突破拉伸安全极限,一旦发生地震,建筑物容易垮塌。“瘦身”钢筋带来的危害除了抗震性下降,房子的承重力也会下降,越高的楼,危害越严重。
为规范钢筋的使用,杜绝建筑安全隐患,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住建部、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钢筋质量严惩“瘦身”钢筋等违法行为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瘦身”钢筋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违法使用违规张拉或冷拔调直加工后的钢筋,会影响工程质量,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严惩“瘦身”钢筋等违法行为;并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坚决防止不合格钢筋用于建筑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距离《通知》出台已四年,“瘦身”钢筋至今依然在市场存在并流通。针对这一屡禁不止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相应的飞行检查制度(简称“飞检”),防止楼房因“瘦身”钢筋患上“骨质疏松”。飞检是国际上产品认证机构对获证后的工厂最常用的一种跟踪检查方法,也是提高工厂检查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