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覆盖的唯一省份,安徽省近年来正强力推动建筑业发展。2020年,面对疫情、汛情对建筑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安徽建筑业实现了 “上坡”“换档”“加速”一气呵成,全年完成总产值9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成为全国建筑业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的5个省份之一。
安徽建筑业历史悠久,建筑活动源远流长,“徽派”建筑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直是全省的优势产业。近些年来,安徽建筑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与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的建筑业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差距。多年来,安徽建筑业的产值规模在长三角地区位居第3位,仅为江苏省的四分之一,浙江省的三分之一,差距明显。全省建筑业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高等级资质企业偏少、本省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低、装配式建筑产值不高等。分析原因,一是综合竞争力不强,全国建筑业百强中,安徽只有5家;二是外向度不高,建筑业外向度仅为27%,在长三角地区排名靠后;此外,监管体制机制、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差距就是发展空间,不足就是赶超动力。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建筑业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7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工程建设管理改革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壮大建筑业规模,打造“安徽建造”品牌。
2019年,安徽省政府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筑业发展问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等15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建筑业企业的若干意见》,从优化资质资格管理、完善招标投标制度、推进做大做强、拓展发展空间、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工人队伍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2020年,安徽遭受疫情和水灾的双重影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时度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和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出“实招硬招”,采取八大举措,全力推进建筑业发展。
一是想方设法减轻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结合疫情防控,及时出台扶持政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月份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开工的通知》,从依法变更合同约定、帮助企业落实用工和金融等支持政策等十个方面明确措施,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改革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审批制度,全力提升审批效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
二是制定促进建筑业发展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5月份以厅规范性文件印发《促进建筑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了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支持联合体建设方式、加强砂石材料供应、减轻企业负担等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合肥、淮北、亳州等市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比照省级层面做法,各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解决建筑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等问题,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三是创新招投标管理,鼓励引导支持本地企业与省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联合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一方面,加快建立本地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加大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市场、建筑市场管理的应用力度,推进建筑市场与招投标市场、施工现场“三场联动”。同时,依法依规创新招投标管理,鼓励引导支持本地企业与央企、省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联合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
四是建立建筑业发展定期调度机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先后2次召开全省建筑业发展工作调度推进会,及时了解掌握全省建筑业发展态势,聚焦影响建筑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细化工作举措,实现协同发力。召开龙头建筑业企业座谈会,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状况和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突出精准调度,压实各县区各部门任务责任,着力解决中小建筑业企业“中不了标”“挣不了钱”“融不了资”等突出问题。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五是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针对建筑业企业现金流短缺的问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的通知》,全面推行工程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降低保证金缴存额度。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支持建筑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解决建筑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六是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升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全省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优化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4个阶段的审批流程。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系统已与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省政务服务网、省营商环境监测系统、16个市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归集各市建设项目19844个、审批事项134775件。各市全部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并联审批,推进联合竣工验收,提高了市场主体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七是强力推进专项整治,净化发展环境。制定印发《安徽省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召开专项整治推进工作会,落实整治任务。各市、县住建部门牵头,会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2018年以来的房建市政工程一并开展大起底、大排查。严格“三书一函”办理,坚持边办理边整改边提升,实现查办一个案件,整治一类问题,完善一方制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累计共收到“三书一函”67件,已全部办结。
八是着力打造“徽匠建造”品牌。安徽建筑业历史悠久,以“徽派”建筑为代表的精品建筑享誉全球。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举办了“徽匠”职业技能竞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安徽既有像中铁四局、十七冶、中国能源安徽电建一公司、中化三建这样的“国字号”“集团军”,也有像安徽建工集团、安徽水安、中安华力、安徽路桥集团、淮北矿业、中旭、合肥建工、鲁班、中建国际、同济、宝翔、金煌、国信等一批省内知名建筑企业。
2020年,安徽建筑业逆势而上,全年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0%以上,带动了近200万从业人员、160万农民工就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企业达到31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七,建筑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贺懋燮在全省建筑业发展工作第二次推进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安徽在长三角建筑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将实现更大的作为,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正奋力从建筑业大省向建筑业强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