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绿地控股发挥自身混改经验、产业协同等综合优势,旗下大基建产业再添新员。近日,绿地大基建集团成功与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水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协议,战略性投资入股首家上海本地企业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标志着绿地大基建企业群再次扩容,首添涉水专业元素。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水利事业转型升级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投资入股上水集团是绿地大基建集团打造百亿级水利水务专业节点企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参与水旱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功能一体化等国家水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绿地力量。
上水集团成立于1977年,前身是原上海市水利局直属的市水利工程总队,2004年完成首轮改制。目前拥有水利水电和市政公用双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是上海唯一一家拥有水利水电一级资质的本地企业。建企40余年来,作为上海水利施工领域的主力军,上水集团以“做精品工程,利千秋万代,筑百年基业”为己任,围绕“水资源配置、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提升、拓展城市战略发展空间”四大业务领域,业务区域聚焦上海、面向全国,先后打造了一大批特大型水库、堤防泵闸、圈围造地、水环境综合治理、滨水景观改造提升、城市供排水等类型丰富的精品工程,包括世界最大江心水库及世界潮汐河口最大的蓄淡避咸水库“上海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上海“十二五”期间规模最大的供水基础设施“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工程”、上海湿地生态恢复规模最大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江浙沪沿海地区出海闸单孔跨度最大的“金汇港南闸改造工程”等,为上海四大水源地格局构建、四道防汛安全体系建设、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矛盾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上水集团多个项目获评“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荣誉,连续四年获评上海市重点实事工程立功竞赛最高荣誉——金杯公司,是34年来水务行业首家获得金杯公司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
绿地大基建集团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动上水集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达成混改目标,上水集团制定了“1234”新发展战略,即树立一个“以水为主,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面向全国,成为全国优质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服务企业集团”发展目标,打造两个以“水”为主题的“资源整合的合作平台、跨界融合的专业平台”,创造“以智慧水务赋能传统施工、以工程总承包赋能施工总承包、以创新模式赋能市场拓展”三类转型方式,抓好“人力资源、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综合能力”四项能力升级,全力以赴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在绿地大基建集团超4000亿元营收规模的大平台中,不断迈向“中国城市水务领军企业”。
投资入股上水集团,是绿地大基建集团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也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瞄准上海本地百亿级、长三角千亿级、全国万亿级水利市场,乘势而上投资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水务项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绿地大基建集团近期发布的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绿地大基建集团将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形成由3~4家千亿级核心企业、4~5家五百亿级骨干企业、若干家百亿级专业节点企业组成的大基建企业群,打造最可信赖的科技型、综合性建设发展总服务商,成为绿地进军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引擎。
近年来,绿地着眼高质量发展,增强整体发展韧性,基建产业已成为与房地产并驾齐驱的两大核心产业之一,旗下拥有绿地城建、贵州建工、绿地城投、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广西建工等骨干企业,并于2020年4 月全新组建“绿地大基建集团”,通过打造更优管理平台、更强技术引擎、更深厚资本支持的全面升级,推动基建产业及绿地整体业绩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