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重见永新” 大师为古城再生“把脉问诊”

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往何处走?中国县域城镇化应该怎么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如何去理解“城市更新”?

为了切实有效地破解县城城市更新行动的命题,探索其多元路径,4月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和CBC建筑中心共同主办的“城市更新·永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永新古城举行,这是一次对城市更新的创新模式探索。

永新是“三湾改编”发生地、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同时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却在国家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遇到了发展瓶颈。在永新的城市更新实践中,面对的是古城环境衰败、人口流失、产业缺位、文化衰落,时代需要迫切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CBC建筑中心联合永新县委、县政府发起的“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由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担任总规划师,CBC建筑中心主任彭礼孝担任总策划,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担任总景观设计师。以总规划师为引领的古城更新,从千年古城中找到基因,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与千年古城对话的方式。以总策划为主导的古城更新,以策划引领、运营前置的思维,通过众智众创的方式,创新性地搭建城市更新全过程的操盘体系。

他们选择以“人”的需求作为核心要素进行考虑,在平衡古城的环境、产业、文化中求发展,把永新人带回来,让“新”永新人留下来。面对古城建筑的老化、基础设施的缺失、居住条件的落后,采取了一系列针灸式的改造手法,基于县城的实际条件,有序进行更新。

另外,还邀请齐欣、韩云峰、曾辉、李冀、张海艳、张海翱、王彦等知名设计师、专家学者走进永新,通过“针灸式”改造的理念进行建筑节点改造与街景空间营造,织补古城功能、提升古城环境;通过花艺等艺术化手法,以美为媒,营造古城艺术氛围,激发居民共同营建美好家园;通过非遗设计周等文化事件,带动产业发展、构建永新县域美学,实现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

在4月24日的“城市更新·永新实践”学术研讨会上,由CBC建筑中心主任、《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彭礼孝担任主持,会议邀请到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宋友春,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总编辑杜英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等为代表的多位跨领域大师、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县域城市更新的探索实践”这一议题,探讨县城城市更新与县域经济复兴的策略和路径。CBC建筑中心总编辑柳青介绍了永新古城全年的策划运营方案。

杨保军在发言中说,县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首先要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便更好地辐射乡村;其次,在“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的更新实践中,他们希望通过外在物质空间的改善来提升人居环境,重新拾回对古城的信心,重新点燃对未来的希望,最终推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发展;第三,共同缔造,是很良性的方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离不开老百姓的共同参与,政府、企业、专家、居民共同参与的方式需要一以贯之。

张杰表示,永新古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可以看到古城物质环境的提升和居民生活改善的细节。在动态更新的策略之下,保留了老街尤其与居民的互动,这种美学培育的方式是值得全国推介的。同时,对通过网络经济的方式,向更广的地方推广当地的农产品、手工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而永新在探索县域城市发展的道路上,也为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奠定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周俭表示,城市更新同文化遗产、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相辅相成。他提出,“重见”的是价值,只有精细化设计才能创造价值,而“五位一体”的面对面工作模式及因地制宜、多元化的手法才能实现精细化设计。此外,精细化设计要有方法、机制、体制设计,这样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作品,成就一个城市的品牌。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表示,持续的运营、管理、更新是需要下“绣花”功夫的,在日后的运营过程中一方面要平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找到切合点;另一方面,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能够继续在城市更新特别是传统街区、历史街区的风貌管控、风貌治理和城市的文化延伸、恢复方面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CBC建筑中心)

2021-05-1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846.html 1 3 “重见永新” 大师为古城再生“把脉问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