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建筑行业里的特殊队伍——农民工群体也应运而生。就在农民工队伍渐渐成为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时,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生活起居环境差、职业健康面临挑战等问题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善待农民工,究竟应该怎么做?
近日,我们在梳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关爱农民工的做法时,对他们用心、用情关爱农民工所收到的回馈,眼前突然一亮:原来,关爱农民工还真是大有讲究。
首先说防欠薪。从企业过去直接把现金发给农民工本人,到建筑行业普遍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再到一人一卡,把工资打进本人的银行卡里,可还是堵不住欠薪的“管涌”。
究其缘由,问题还是出在劳务队伍负责人的身上。因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年复一年找活干,基本上是依靠包工头或劳务队伍老板与企业项目部之间的联系。农民工听他们的话,看他们的脸色,自然在情理之中。而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推行的报到实名制,考勤有影像录入,发工资时,由农民工、劳务队伍负责人和企业经办人三方现场见证,无疑是堵死了有人说谎的“后门”。
防欠薪,其实就是堵漏洞。给制度的翅膀再安上“黑科技”的魔法,欠薪的“管涌”,自然就不堵自封矣。
正如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负责人所言,今天的农民工队伍,已经从企业的劳动力补充,转变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胜仗的支撑力量。
由此可见,设身处地地从战略合作伙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考虑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起居等问题,不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