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综合

智能建造才是企业安全发展的支撑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安全优质建造京雄城际铁路的启示

□通讯员 郑传海 曹筱璐

“智能化检测装备,提高的不只是我们在京雄城际铁路四电集成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和精准度,还把一线员工从高空检测作业中解放了出来,确保了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接触网参数和吊弦标定检测作业安全万无一失。”5月9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京雄城际铁路项目经理白俊刚,在总结回顾京雄城际铁路优质、快速、安全地建成的经验时说。

白俊刚所说的智能化检测装备,指的是该公司在京雄城际铁路建设中,与中船重工海为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国内第一款接触网智能装备中的一款智能装备——接触网参数检测及吊弦标定智能装备。

在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标志性工程——京雄城际铁路建成开通运营半年之际,总结和回望京雄城际铁路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开通的经验,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的建设者,不只是自始至终经历和见证京雄城际铁路建设点点滴滴的项目经理白俊刚。作为主导智能建造京雄城际铁路接触网三型智能装备的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决策者陈宪祖、焦国栋与周鹏林等领导班子成员和直接盯守现场技术攻关的技术人员刘春雨、翟加友、贾亮与和帅等人,更是百感交集。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铁集团印发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简称“两大纲要”)后,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紧紧围绕“两大纲要”的战略定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建设的发展方向,在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以建设智能化京雄城际铁路为契机,第一时间对接触网三型智能装备研发的设计日程作出战略调整。他们果断作决定,立即着手推进接触网施工装备技术升级,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京雄城际铁路,促进智能京雄城际铁路建设。

在研制智能装备过程中,他们以四电集成施工中最关键的装备——接触网腕臂与吊弦生产、安装和接触网检测与吊弦标定等关键装备的智能化研制、智能化安装和智能化检测为突破口,主动与中船重工海为公司联合,克服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影响,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咬定智能装备的研制目标不动摇,投入物力、财力,抽调精锐力量,集中精力展开对接触网智能三型装备的攻关研制。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实现了从吊弦和腕臂预配,到接触网立柱组立,再到腕臂安装和参数检测与标定,形成了全链域智能化和数字化。使以智能化工装保施工工艺、以智能化检测保高空作业安全,以智能化建造保京雄城际铁路质量的预想变成了现实。

智能化建造在京城城际铁路四电施工的全面推行,使我国四电施工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及时得到了弥补,智能建造中存在的一些弱项,迅速得到了补强。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高危工种岗位,通过成功应用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装备和现代技术,使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高空作业安全有了绝对保障。

据该公司参与接触网智能装备研制的现场负责人介绍,接触网智能装备投入使用后,支柱组立工效提高了两倍,人工减少了66%;腕臂安装工效提高了3倍,人工减少了33%;接触网参数检测及吊弦标定精度提高了10倍,工效提高了16倍,人工减少了33%;安全生产零事故。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宪祖认为,尤其是接触网参数及吊弦标定智能装备的投入使用,加快的不只是检测进度,提高的不只是检测精度,降低的不只是企业成本,更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把一线员工从持续高空作业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了。大家无须再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地长时间蹲守在梯车平台上,一边猫着腰拿着检测工具,一个锚段一个锚段地检测接触网参数和吊弦标定,一边还要记录检测数据。

“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236条公里接触网和吊弦标定任务,员工们仅用了2个多月时间就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由此可见,智能建造,既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企业安全发展的有力支撑。”陈宪祖说。

2021-05-20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安全优质建造京雄城际铁路的启示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980.html 1 3 智能建造才是企业安全发展的支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