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 杨祝波
他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而是扎根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更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只是用满腔热情履行肩扛的责任。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他就怀着一颗“不负青春践初心”的红心,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曾先后五次荣获73处优秀共产党员、73处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中煤建安七十三处机电安装二公司副经理朱辉。
立志青春练本领
机电安装施工涉及的工程范围广、种类多,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真正拿得起来。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朱辉就立志干出个样子来,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白天穿梭在现场学经验,晚上埋头学理论查资料。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和劲头,很快就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2009年项目部由于工地多,技术管理人员调配不开,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他,由于表现突出,被领导大胆地安排到了薛家湾净水厂工地负责技术工作。虽是专业出身,但是现场管道施工却是第一次真正接触。
初生牛犊不怕虎。二话不说,说干就干。他积极地查阅有关资料,不断向老工人师傅请教,白天像是长在工地一样,一蹲就是一天,经常看见他裤腿和鞋子沾满了泥水,和工人一起泡在管沟里面“扣”技术;晚上下班后,随便扒拉一口饭他又一头扎进办公室挑灯夜战,学习管道施工知识,研究白天遇到的技术难点。就在这样锲而不舍、认真负责的坚持下,工程施工赢得了最终胜利,在技术质量工期各方面都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他个人也被工程处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技术攻坚克难题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先后施工过的工程有17项,无论工程大小,难度高低,他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努力把好技术质量关,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不会就学,干就干好。”这是他的座右铭,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2018年,他负责施工红庆河螺旋溜槽安装工程,该工程是在已经建好的筒仓中心安装大体积高吨位螺旋溜槽,这在国内煤矿施工中属于首次,无论是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都非常苛刻,工期要求又紧。
“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安装,产品仓已经建好,怎么进料啊!”刚接到任务的朱辉,脑袋里一片空白。困难一重又一重,但他没有退缩,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他多次勘查现场,多方查阅资料,一次次研究图纸定方案又一次次推翻。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他最终设计采用了圆形电动吊篮和绞车配合作业的施工方案,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整个施工任务,并一次性达到国家验收评定等级标准,“圆形电动吊篮”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一成功经验为今后该技术领域施工奠定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改革增效冲在前
“十几年主要是干安装工程,全面管理土建加安装工程还是头一次,再加上模拟股份制试点,心里虚得很,怕不能很好完成任务,项目亏了怎么跟大家交代!”他负责施工的昶旭洗煤厂项目,是该处实行项目模拟股份制的试点单位,同时他也是首次负责既有土建又有安装的项目工程。
为确保项目取得盈利,他创建了项目股东微信群,群策群力调动大家的活力,从项目策划伊始就全面加强过程控制。通过严把技术质量管理,该项目实施施工前交底,施工中监督,施工后复核,做好全过程跟踪管理,避免返工造成浪费;突破传统采购模式,积极推广电商采购,货比三家降低成本;严控工期节点,合理调配安排人员机械,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及时和业主及设计院进行对接,确保了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积极与预算人员沟通,准确办理签证变更,确保每一份签证合理有效,实现了颗粒归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练就了一身“硬”功夫,让他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技术员成长为项目副经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学习中进步,在实干中历练,他用奋进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担当的精神,书写了属于他的青春壮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