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薇
被动房是指通过被动式技术打造,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低到最低的节能型建筑。作为高品质绿色建筑的代表,被动房的建设对建造者的技艺要求极高,这也是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其可望而不可及的原因。然而,在今年的西安市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观摩会上,作为8家观摩工地之一的陕建五建集团高新·天谷雅舍项目南地块一标段工程,主动向大家展示了其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中的先进做法,令现场观摩人员大饱眼福。
高新·天谷雅舍项目南地块一标段工程地处高新区第三次创业的核心区域软件新城片区,由5栋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共6个单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由陕建五建集团承建,是陕西省首个采用“被动”方式建造的超低能耗居住小区项目(项目配套公建幼儿园是陕西省首个近零能耗公共建筑)。
在项目建设中,陕建五建集团高新·天谷雅舍项目南地块一标段项目团队运用了世界领先的“被动房”建造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创新,使之具有了近乎完美的绿色化色彩,得到了广大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
六大核心技术 助力“被动”转型
项目部精准把握“被动”式建筑的六大技术要点,以此展开精准施策,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技术一,超强保温结构。但凡是节能建筑,保温都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对于以超低能耗著称的被动式建筑来说,它在保温方面的要求要比普通建筑更为严苛。为此,项目部在具体施工中,较传统墙面增加了两层25公分厚的高容重石墨聚苯板做法,同时增加了一层隔汽卷材,通过给建筑穿“厚棉袄”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减少建筑供热、供冷的需求。
技术二,高保温性能外窗。在给建筑“穿”上厚衣服的基础上,项目部从改善门窗等维护结构薄弱环节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性能入手,选用三层中空铝包木门窗,并采用外挂式技术安装。通过选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对外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整体传热系数≤1.0,保证了建筑的气密性和无空气渗漏。
技术三,断热桥处理。除此以外,项目部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对建筑物的每个交接点都进行了断热桥处理,从根本上避免了热桥带来的能量消耗,促使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更加均匀。
技术四,高气密性。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项目部围绕“气密性”下功夫,通过打造连续完整不间断的气密层,提升建筑气密性,同时解决了门窗漏雨的建筑质量通病。
技术五,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经过层层“被动”方式的处理,此时的建筑就像一个保温杯,为了实现房屋內部与外界空气的互动交流,项目采用新风系统进行内外空气置换。在新风系统的作用下,原本房屋空气中的能量被保留了下来,剩下的供热供能需求非常小,确保了能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技术六,外遮阳系统。为了最大程度的做到健康、舒适、节能,项目还增添了外遮阳系统,采用活动百叶遮阳,实现最好的室内热舒适度和光舒适度……
六大技术的严格把控,带动了建筑能耗与室内舒适度两大“被动”关键控制指标的实现,从而也让高新·天谷雅舍项目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五节一环保” 夯实绿色施工发展
在全力打造高品质绿色建筑的基础上,项目部积极践行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理念,利用“五节一环保”确保绿色施工在项目上落地生根。
环境保护。项目按照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要求,严格落实6个百分百、七个到位,通过为施工现场配备移动洒水车、除尘雾炮、喷淋系统、智能喷雾系统及设置降噪屏加工棚等形式确保工地无污染、无扬尘。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办公区地面采用可周转石材铺设,并利用混凝土余料制作后浇带盖板和路沿石等小构件。
节能与能源利用。项目大量采用变频设备、LED照明、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器具,办公区走廊采用玻璃幕墙增加自然采光,节约用电。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项目将节水器具、污水回收利用系统、智能水表检测系统等多项措施有机结合,构筑起了一个工地节水屏障。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现场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办公区裸土全面绿化,实体样板放置在移动平台,节约用地。
节时与降本增效。项目采用铝模板、ALC轻质隔墙、PC内隔墙、装配式集装箱、装配式全钢爬架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助推“绿色”升级。
“四化”融合 指引“绿色”突破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将被动化、装配化、标准化、智慧化有机融合,使之形成了项目独有的绿色施工特色。
利用被动化技术,打造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采用装配化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应用标准化设施设备,保安全提质量;运用智慧化管理,确保精细建造……
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在的高新·天谷雅舍项目南地块一标段工程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标杆”。在本届观摩会上,刚一亮相就“引爆”全场,并累计收到了2600余位观摩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被动房”的节能效果令人惊叹,特别是“陕建五建”对其的打造,施工技艺炉火纯青,为行业树立了学习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