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子
导语:实施绿色施工、践行绿色建造一直是建筑业经久不衰的主旋律。特别是2020年9月份国家正式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绿色”又被赋予了其丰富的时代内涵。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陕建集团旗下骨干企业,在公司发展中一直坚持以推动行业进步、助力国家发展为己任,所建工程每建必优,特别是绿色施工创建方面,成果斐然。拿今年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来说,全市只有8家观摩工地,陕建八建集团西安锦源大厦项目就位列其中,成了建筑业绿色施工领域独树一帜的标杆。
锦源大厦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尚业路以北,同德路以东。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由一栋5A级写字楼、商业裙房及地下车库组成。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上二十四层;裙房为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在其建设过程中,陕建八建集团锦源大厦项目部坚持以“敬业守信、勇担责任,建造精品、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引领,通过推陈出新、与“实”俱进、全过程控制、智慧建造“四驱联动”带动项目绿色施工走深、走实。
推陈出新 拔升绿色施工高度
项目部积极响应西安市铁腕治霾、保护蓝天号召,在传统施工“防尘”“抑尘”措施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通过在施工道路、基坑周边安装智能喷雾系统、主楼作业区域设置立体化降尘帷幕喷淋系统、其他区域配备移动新能源洒水车及雾炮、在工地出入口设置红外三联洗车台等形式,搭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喷淋平台,利用“立体化”实现了施工现场的有效抑尘。
另外, 结合项目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二次砌筑填充墙施工量大,产生余料较多的特点,项目部设置了新型改良型“硅酸盐废料利用加工棚”。该加工棚在传统废料加工棚的基础上,在进料口创新设置了溜槽及活动门,工人只需在废料口直接用斗车倒入溜槽骨料,骨料将自然流进骨料存放池,节省了人工。同时,在粉碎机出料口及搅拌机处设置了防尘喷淋装置,保证了棚内无扬尘的产生。
针对项目砌体量较大特点,项目部设置了智能循环用水浇砖区,全程利用手机App小程序远程控制,实现随开随关,方便快捷。浇砖区外围采用微型隔离带进行隔离,并在隔离带下部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保证浇砖水顺利流进沉淀池,沉淀池内设置水泵再将清水通过管道注入喷淋浇进行浇砖,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系统,节水、节省人工和时间,对保证砌块均匀湿润效果显著。
通过不断改良施工措施,锦源大厦项目的绿色施工得到了从量到质的提升。
与“实”俱进 拓宽绿色施工宽度
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项目部与“实”俱进,大胆创新,通过全面应用“四新技术”+自主研发形式实现各项关键性“绿色”突破。
项目角钢法兰焊接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全自动焊接,设备操作简单。只需20秒,就可完成一个角钢法兰的焊接,且可批量自动焊接。
采用移动式废气净化喷漆房。当工件进入到喷漆房内的工作区域,工件周围自然形成风幕,避免了有害气体在操作者呼吸带处停留。另外,气流在排风机的作用下,经过滤器双重净化后排入室外,不产生大气污染。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全装配式型钢支架。该支架采用装配式施工,现场采用螺栓拼装,具有绿色环保、可重复使用的特性,对提高施工效率,实施绿色施工效果显著。
因场地狭小,场地条件限制,项目部自主创新了“移动式钢筋盘螺料架”。该料架在施工过程中省去了塔吊的二次调运,节省了占地、节约了时间及人工成本。
针对钢筋原材在雨雪天气中很容易锈蚀的特点,项目部自主研发“可伸缩式钢筋原材覆盖”,解决了钢筋原材雨天无措施导致锈蚀的问题……
全过程控制 夯实绿色施工深度
项目以“五节一环保”为切入点,全面推行绿色施工、低碳建造。过程中,对建筑材料、构件、部品、设备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优化,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选用再循环材料并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从生产和运输阶段到建造阶段全面减少碳排放。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充分利用场地设置垂直绿化。并按照“节地”、“节水”绿色施工理念,因地制宜在车库一区回填土区域种植绿色草皮,利用其对施工现场的雨水进行“吸收、渗透”,以海绵城市+垂直绿化+全过程低碳建造的形式固碳、改善微气候、美化环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智慧建造 提高绿色施工精度
项目开工以来配备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名制平台管理系统,BIM+AR技术应用、视频监控系统、质量安全巡检系统。同时设置了智慧建造管理中心,促进智慧建造生产目标,负责项目生产、安全、质量、实名制、环境监测管理五大方面。通过这五大模块,形成项目特有的信息化生态圈,以智慧建造带动了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助推绿色施工;与“实”俱进 践行低碳建造。在本届绿色施工观摩会上,陕建八建集团西安锦源大厦项目以其在绿色施工中表现出来的“深”、“细”、“实”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观摩人员慕名前来参观。会议7天,累计接待2600余人,充分带动了全省绿色施工大跨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