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英雄日月永同辉 勇士援朝护家国

——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侧记

□撰稿 孟竹

(上接第1版)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改扩建工程设计主旨为“英雄的赞歌,和平的基石”。以“基石”作为创意构思来源,塑造抗馆稳如磐石的建筑性格,象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和平稳步发展的有力“基石”。设计兼顾与三座保留建筑——圆形画馆、纪念塔、指挥所旧址的关系,突出纪念塔的竖向标志性,兼顾保留建筑体量、生态景观环境、城市空间等众多因素。整体形象方正平直、庄重大气,与山体浑然一体、与周边环境、历史文脉和谐。

推开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厚重的大门,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空间更加开阔。步入序厅,眼前首先呈现的,是一片明亮的曙光色,而后,色调逐渐变暗,仿若战争的阴云正在逼近。序厅正中,是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司令员的大型铸铜雕像《临危受命》,真实还原了70年前的历史瞬间。正上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大个字,高度概括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重大主题。

改扩建后全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一轴六区”,以纪念性园林红色教育为主线,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兵器陈列场等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

“改扩建之前,其中担负展品陈列重任的陈列馆面积只有5400平方米。而现有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0000多件,由于面积小,只能展出1000余幅历史图片、700余件文物,大多数文物和图片没有安身之处。且原纪念馆展陈形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纪念馆功能的发挥。”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介绍说。

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展陈面积7879平方米,是旧馆的近5倍。陈列馆全部陈列内容分布在10个展厅内,展线440米,陈列面积1630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辅以复原陈列、电动沙盘、电动图表、影视设备等现代化陈列设施,利用全封闭玻璃通柜式展线,以及自然光、灯光结合的采光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

为使参观展线更加合理、顺畅、有效,使文物和历史图片得到充分展示,新馆合理地利用了建筑空间。在展线的设计上,项目团队利用空间结构巧妙地或架设高墙、矮墙、异形墙,以起到划分区域、延长展线的作用;或根据展陈内容拆除墙体,以达到视线通透的效果。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改建后,新馆拥有长达1389米的展线,为展出更多文物和历史照片提供了保障,由此再现了激战云山城、冰雪长津湖、钢铁运输线、无敌坑道、鏖战上甘岭、奇袭白虎团、板门店停战签字等重要战斗战役和历史事件场景,完整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历程。

红色传承:精雕细琢 实现文物迁移“零损伤”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人们了解抗美援朝历史、缅怀志愿军英雄、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在国防教育园中陈列着抗美援朝时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装备文物,包括兵器、机车、雕塑、展品、碑刻石材等共计3大类20小类116件。

如何实现百分之一百原貌修复文物和零损伤迁移文物成为改扩建工程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修复“1115号英雄机车”这一重要文物时,问题变得越发棘手。

“1115号英雄机车”车型年代久远,项目团队翻阅众多国内外文献都没有查找到完整构造设计图纸。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迁移及修复工作在当今机车生产、使用行业内无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借鉴。此外,因常年放置在露天兵器陈列场,经风吹日晒雨淋,机车锈蚀严重,部件多有损坏,如果盲目对其进行迁移及修复将会对机车复原工作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为此,项目团队邀请业内专家和相关单位经20余次咨询论证,终于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方案。在修复和迁移文物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并且研发出测量大型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及装置,并使用科学的手段对机车金属锈蚀程度进行分析、分级,然后清理,继而通过合理切分吊装车体进行修复,避免了迁移过程对机车造成的二次损害。

与此同时,中建八局项目团队研发形成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文物保护性迁移及改扩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深基坑激光图像位移监测技术及其实时监测系统》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团队还获得了纪念性机车迁移修复施工技术的第一手资料,并留存了机车的珍贵3D影像可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实现了英雄机车及其他文物“构件百分之一百回收、原貌百分之一百复原”的“双百”施工目标。

“大厅肃穆几分钟,心里尊崇外貌恭。背井离乡追马列,舍生忘死为工农。艰难困苦何须说,弹雨枪林不改容。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静静地流淌在纪念馆中,纯白的纪念碑静静伫立在阳光之下,纪念着那群“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余年,新开放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1-07-01 孟竹 ——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500.html 1 3 英雄日月永同辉 勇士援朝护家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