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城市更新行动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年中,各地密集发布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推动城市更新行动驶入快车道。6月2日,上海宣布率先成立全国最大城市更新基金;6月10日,北京发布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6月18日,重庆发布《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
各大城市不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2021年,城市更新被写入“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与此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随后,各大城市不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北京、上海、福建厦门、湖南长沙等地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地。而6月最为集中,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重庆、山东济南等二线城市均有所动作。
6月10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楼房改建、老旧厂房改造、老旧楼宇更新、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更新等六大更新方式。与之配套的《关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的意见》等四个实施细则已正式印发。
北京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形成多元化更新模式”,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给予了特别的政策窗口。对此,相关人士认为,随着北京城市更新指导意见的落地以及后续相关细则的跟进,北京城市更新将全面加速。
土地等政策窗口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加入城市更新的大潮。
6月18日,重庆发布《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全面支持开展城市更新。其中提到,采取协议出让或公开招拍挂(含带方案招拍挂)方式办理供地手续。而对增加公共服务功能的城市更新项目,有条件的可按不超过原计容建筑面积15%左右比例给予建筑面积支持,增设地上停车库不计算容积率等。对此,相关人士分析,这是重庆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全面实施。其中,重庆在土地出让政策、一定条件下的建筑面积支持等方面力度均较大,这将极大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
6月24日,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同样在规划、土地、金融、审批等关键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强调早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各类更新改造项目。涉及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跨区域以及市级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可通过政府授权方式,由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城市更新项目的公共停车场、充电桩、能源站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可以由实施主体负责运营。据悉,6月17日,天津市城投集团作为首批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与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签署1200亿元项目合作协议。金融机构对城市更新的支持力度可见足够大。
从目前来看,城市更新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政府的治理更加依赖。而城市更新治理的体系,将提升城市更新推进效率。在业内人士看来,此前,纵观全国,广东省基于“三旧”改造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政策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其他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仍然较为单薄,导致城市更新的进程也相对缓慢。而随着各地城市更新政策出台,未来城市更新将全面加速。
城市更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速形成
长期以来,资金压力是制约城市更新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6月2日,上海宣布率先成立全国最大城市更新基金,落地规模达800亿元,定向投资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由上海本土国企、大型开发商和险资共同成立。另外,北京鼓励市场主体投入资金参与城市更新,鼓励不动产产权人自筹资金用于更新改造,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城市更新。重庆鼓励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和市场金融对城市更新的支持政策筹集资金,探索信贷金融新产品,探索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合理引导居民出资参与更新改造。
从上述披露的城市更新方案中的土地和资金政策来看,无论是上海建立城市更新基金,还是北京、重庆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正加速形成。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