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安全标杆工地”是这样炼成的

日前,中煤建安集团七十三处“BIM云工地 助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现场观摩会在山西沁水里必项目圆满举办。中煤华晋集团里必煤矿业主不仅授予该项目“安全放心单位”的称号,还多次组织各参建单位到项目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作为该处“BIM云工地”的试点项目,该项目积极推进BIM+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构建安全“智慧芯”、打造安全“标准体”、激活安全“潜意识”,打造出了一个标杆安全工地。

构建安全“智慧芯”

“行政办公联合建筑外墙造型复杂、功能分区繁多、深化设计困难等因素,是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BIM+云工地’的管理体系,来实现项目的安全质量落地。”项目负责人杜志强这样说道。

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利用BIM模型可视化的特点,建立工程实体模型,借助3D情景漫游模拟功能,查找工程临边、临电、楼梯、洞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出安全防护部署,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施工过程中,结合物联网技术将安全帽检测监控、塔吊可视化监控、场地监控、人员定位、临边预警等智能设备信息汇集到BIMCC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时查看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及人员位置信息,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可视化。同时安全员定时定点巡查及管理人员日常安全巡检,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传云平台,指定整改人,自动追踪落实,形成一体化、流程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构建PDCA闭环。云平台再对日常安全巡检数据自主分析,对高频问题进行预警提醒,做到重点防护,实现了更高效、更快捷、更精细化的管理。构建起项目安全管理“智慧芯”。

打造安全“标准体”

“我去过很多工地,虽然不懂工地标准化是什么,但是从人员的工作状态,现场的整洁状况,设备的防护措施看来,我觉得这个工地就应该是很标准的了。”参加过多项工程建设的架子工李师傅这样评价。

项目部制定实施岗位程序化作业,通过认真梳理现有的岗位工种,对电工、木工、电焊工、信号工等十个工种,从作业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出发,分别制定了程序化作业标准,实现了项目全员参与,规范操作。加强施工现场可视化管理,运用“5S”安全管理理念,现场合理分区,安标化设施标志、标识规范标准,达到各类安全信息一目了然,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切实规范人员行为安全,实现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整齐有序。推广安全新设施、新装备,现场采用装配式上人马道,制式安全通道、防护棚、配电箱等防护用具,自制箍筋吊装笼、施工区人行通道等专用性强的工具类小型设施装置,在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标准化程度高,安装拆卸高效,循环使用次数多。高标准规范办公生活区临建,采用折叠式活动厢房,实现了标准统一和环境亮化。

工地在里必煤矿安标化检查中多次获得评比第一名,成为参建单位中的一支标杆单位。

激活安全“潜意识”

“怕!说不怕是假的。刚开始感觉下面有个气垫心里比较踏实,但是摔下来的那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到现在我的心都还在扑通扑通地跳……”刚体验完洞口坠落的施工人员这样说。

为提高安全意识,项目部设置了安全体验区,开展安全“反例体验”活动,组织违章操作的人员到现场安全体验区,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亲身体验安全帽撞击、安全带吊挂、洞口瞬间坠落、低电压触电等内容,用最直接的方式使违章人员切身感受施工现场的危险,从而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潜意识”转变。

该项目还积极创新安全培训宣教方式,改进传统培训模式,将安全培训与新媒体接轨。项目部充分利用“现场LED大屏+多媒体培训”开展入场安全教育、安全警示教育、班前会安全交底,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和方式,避免了以往安全教育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安全培训效果。组织项目职工自主拍摄了“岗位标准程序化作业”“有我在 请放心”等安全微视频,利用现场大屏和网络抖音广泛播放,时刻提醒管理和施工人员做到安全生产。 (刘琪)

2021-07-08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597.html 1 3 “安全标杆工地”是这样炼成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