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征麾拂彩虹 匠心筑精品

——中铝九冶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侧记

□杨明鑫

2020年12月,中铝九冶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九冶)参建的CEC·咸阳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20—2021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标志着九冶与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度携手合作实现了完美收官。彩虹,因多彩多姿而美丽,九冶,因匠心传承而动人。

九冶与彩虹集团的初次合作是在上世纪末。作为彩虹集团的前身——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扩建工程的参建者,九冶使“陕西三分之二电信产品都从彩虹大门走出”成为可能。20多年后,九冶与彩虹再次携手,为打造以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贡献力量。彩虹CEC工程成为近10年九冶参建的第7个国家优质工程、第4个国优金奖。近年,九冶按照中铝国际“4+1”战略定位和“一主一拓”发展思路,先后承建了咸阳纺织工业园秦越搬迁入园、陕西秦星新能源汽车、咸阳启点科技城、彩虹CEC等省市级重点工程,将“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打造九冶品牌,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九冶共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奖130余项,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安装之星、钢结构金奖等国家级奖项12项。

精心策划,事先确立高标准

九冶施工的彩虹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二标段工程总投资达4.2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9644.06平方米,包括动力中心、废水站、室外管桥、化学品供应站、特气供应、固废回收站、甲类库房、冷库、硅烷站、油泵房等10余个单位工程。

签约之初,九冶就致力于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在推动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咸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风采、彰显担当。为此,九冶在全公司范围内调配精兵强将,成立了三级创优领导小组,建立了全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制订创优方案,对管理目标、环节、措施、工程亮点等作出了安排部署。九冶五公司、九冶七公司等参建项目部均编制了工程创优规划、创文明工地规划、新技术示范工程应用计划、绿色施工方案等,并根据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将“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根植于工程建设实践,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精心施工,技术创新保质量

为实现既定目标,九冶各参建项目部将“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理念贯穿材料审核、技术创新、工序衔接、过程管控全过程,为创建优质工程保驾护航。

九冶七公司施工的动力中心是彩虹CEC项目中工程量最大的单位工程,施工难点多,质量管控备受关注。动力中心筏板面积为16000平方米,厚度为1至2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和裂缝控制是施工难点之一。施工前,该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专项研讨,制订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通过内部埋设循环水管,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并在测温点及时测温,最终取得了21000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筏板面层无裂缝的良好结果。由九冶五公司施工的废水站和固废站工程是彩虹CEC项目废水达标处理、环保排放的主要系统之一。其中,用于储藏有侵蚀性介质的大型水池为抗裂纤维混凝土结构,内壁采用FRP玻璃钢。为保证水池不出现渗漏现象,项目部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了五条后浇带,在施工缝处埋设了止水钢板,墙体加固采用止水环对拉螺杆,保证水池混凝土分段连续浇筑,浇筑后按要求进行养护,完工后分3次进行充水试验,24小时渗漏率小于1/1000,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中,九冶建设者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工程先后获得各级质量管理QC成果4项,总结的《静压管桩防进土施工工法》《板式箱型柱制作施工工法》《混凝土梁板底伸缩式钻孔平台技术施工工法》获得省部级工法,工程获“咸阳市文明工地”“陕西省文明工地”“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等称号。

精心调配,施工建设快速度

为尽快将新建项目转变成经济增长点,业主多次压缩工期,九冶承建的二标段桩基工程90天合同工期最终缩短至55天。然而,多个单体工程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多、一次资源投入量大、堆场面积小等因素却阻碍着施工进展。面对困难和压力,九冶建设者迎难而上,在人员组织、材料准备、施工安排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九冶因地制宜,在彩虹CEC项目开展“四比四保”劳动竞赛,极大调动了建设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高潮,确保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动力中心室内钢结构总重量约730吨,包含主梁228件、次梁612件,钢梁最大单重近4吨,因室内施工,大型机械无法正常使用。项目部想方设法,将8吨汽车起重机吊至动力中心二层展开施工,同时配备叉车、压力推车、自动升降机等一系列自重小、灵巧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室外管桥钢结构总重为4700吨,包括高强螺栓44830套、钢构件24780件,焊缝总长达24万米,需在50天内完成从制作到安装的全部工序。项目部对室外管桥施工应用Tekla软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指导工厂放样、加工,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顺序。在安装过程中,九冶广泛应用该公司总结的《板式箱型柱制作施工工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焊缝一次成优,获得“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称号。

下一步,九冶人将以品质为帆,以匠心为舵,紧紧围绕企业“十四五”规划既定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在建成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一流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新征程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07-08 ——中铝九冶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598.html 1 3 征麾拂彩虹 匠心筑精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