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冶炼核心技术 创新中国制造

“中冶重机”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的飞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大争之世,谁拥有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谁在行业内就拥有发言权,就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不断通过创新驱动国家发展。科研工作者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现在的自主创新,中国的科技创新筚路蓝缕。“中冶重机”作为中冶宝钢装备制造板块的明星品牌之一,创享未来,智赢天下,品牌科技“含金量”日益提升,以中国制造替代进口产品,刷新国外对中国技术的认知。

创新驱动冶金装备国产化

“中冶重机”致力于发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制造,并逐步形成“冶金大物流装备”“冶金非标设备”“冶金再制造”“运维一体化服务”“非钢领域拓展”“其他业务拓展”六大业务板块。其中,冶金大物流装备制造板块经历了由修到造,再由制造到“智造”蜕变。从最初的“国产化”模仿到拥有核心技术的行业翘楚,“中冶重机”秉承“研发+品牌”的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冶重机”无轨化冶金大物流抱罐车成功进军韩国,树立了品牌发展的里程碑。这是真正意义上与国际知名品牌在同一舞台上竞技而胜出,改写了国际冶金大物流装备欧美产品独大的历史。2021年,“中冶重机”与江西铜业合作研制的“中冶重机-江铜版”60吨铰接式D型抱罐车,在江西铜业现场完全替代进口品牌抱罐车,改写江铜现场依赖进口抱罐车的历史。此外,“中冶重机”还为广西金川三台美国进口抱罐车成功实施“国产化”再制造,并赢得业主的好评。此次“再制造”不但对进口抱罐车的机械机构、金属构件以及下纵梁等进行检查、功能恢复与升级,而且对制动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核心部分应用“中冶重机”核心专利技术进行国产化再制造。以核心技术“国产化”为“中冶重机”摘除“拿来主义”的帽子,以创新驱动国产冶金大物流稳健发展。

创新冶炼技术核心竞争力

科技迭代技术更新,“中冶重机”科研工作与时俱进,以科技创新提升品牌技术的含金量。目前共拥有20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3项,实用新型专利105项,外观设计7项。“中冶重机”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己任,成功研发出环保型焊接渣罐,是专为冶金渣浸泡缓冷处理工艺配套开发的专用设备,可替代传统铸造渣罐。该产品以其绿色、环保、质量过硬、维修率低、脱罐率高、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广受市场青睐,在三十多年的研发历程中获得1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6项;荣获五矿集团技术发明二等奖、冶金行业省部级工法;编制的企业标准获上海市批准。

“中冶重机”积极奉行“诚信经营、精心创造、优质服务”的管理方针,全力塑造“中冶重机”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产品远销世界六大洲。多年来,研发出环保型系列焊接渣罐、BGC系列抱罐车、PBC系列铁水车,系列吊斗车、废钢料槽车等无轨化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等多项拥有核心技术、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以中国技术“再制造”宝钢德盛连铸产线,使瘫痪的德国设备焕发生机。

创新提升中冶重机知名度

近年来,“中冶重机”紧贴冶金产业链发展,并依赖雄厚的技术实力向着环保、电力、军工等朝阳行业辐射。从最初承接项目分包,到核心技术“国产化”,依靠核心技术成功“出圈”。

2021年,“中冶重机”将德国进口的环保设备上浆式搅拌轴成功国产化制造,实现该类产品首次国产化。该产品是保证半干式、干式厌氧反应器稳定、可靠运行的核心部件,系中国首次引进并在国内生产。该搅拌轴总长13.656米,要求同轴度跳动量小于0.15毫米,中间管面最大跳动量小于5毫米。为实现这零的突破,“中冶重机”专门成立项目小组,详细了解干式厌氧反应器浆式搅拌轴的使用环境特点及工艺要求。对产品进行三维建模,对整个加工制作过程的所有工序进行了仔细研讨并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制作工艺,解决了搅拌浆安装座的螺旋状分布、存在较多立焊和仰焊导致焊接质量控制难度大,且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并且为加强整体机加工管控,项目团队安排专人负责过程跟踪及完工检验。

无独有偶,5月,“中冶重机”顺利签约动平衡防爆环德国技术国产化合作项目。本次合作是在动平衡项目制作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对其主要部件进行国产化制造。动平衡装备是应用于内部汽轮机、燃气机产品转子的动平衡试验任务的高端设备,同时在科研院所等开展相关产品试验、科研及培训也不可缺少。以往防爆环都需从德国进口,成本高、周期长。通过对进口环保设备、军工设备等核心部件进行系列国产化制造,成功打破了“卡脖子”的技术瓶颈,为国家发展疏通技术脉络。

“中冶重机”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国产化”技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但提升了“中国制造”的技术自信,而且为“中冶重机”多元化产业的良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市场业绩。在赢得良好客户口碑的同时,更为“中冶重机”走极致专业化的高端制造之路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方刚)

2021-07-29 “中冶重机”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的飞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819.html 1 3 冶炼核心技术 创新中国制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