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锐意进取谋发展 科技创新谱新篇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推动科技与生产经营融合建设纪略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举措。广西建工一建集团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施工水平,提升产品质量。自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一建集团已成功荣获两项鲁班奖,荣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3项,荣获省级优质工程 “真武阁杯”奖(最高质量奖)16项,南宁市邕城杯、柳州龙城杯等市级优质工程奖21项,新获批9项自治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立项、自治区科研项目1项,总结167项优秀QC小组成果,其中9项参加中建协交流发布,省、市级BIM奖项5项,新获批专利11项。

科技革新,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工程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原址,工程总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绿化种植工程、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凭吊广场等景观工程及纪念馆、生态停车场等附属工程。工程建设围绕“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红色主题,建造国内首例自然式革命纪念性景观园林,是国内唯一展示红军长征全貌的专题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工程采用了“以山为陵,以树为魂,以石为碑”的建造理念,绿化、置石结合雕塑小品的造景方式。由于要在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的脚山铺阻击战战场原址上进行建设,山体埋葬了众多红军烈士的遗骸,项目建设面临着烈士遗骸收殓工作繁杂,原址植被保护难度大,选石、组石、垒石施工质量要求高,大面积浮雕、壁画雕刻精度要求高等重重困难。

该公司的技术团队没有退缩,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施工工艺方法,参考借鉴国内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并运用了山体保护、原植生态移植技术、精准勘探,及人工开挖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数字+GIS模型技术+实景技术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成功解决了该项目一系列施工难题。

该公司在技术创新路上追梦、圆梦过程中,实现了自我革新、自我突破。公司科技团队不断攻克难题,并累计形成一系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累计使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8大项、13小项,应用48种节能措施及34项绿色施工技术,形成QC、工法和专利成果25项,获广西建设工程施工科技进步奖,广西最高质量奖真武阁杯、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20项奖项。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工程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60万余人次,在广西区红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产学研结合,打造一建科技品牌

今年3月16日,一建集团博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该公司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汇聚高层次人才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为推动施工领域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搭建了新的载体。

该公司博士工作站的成立是落实“科技兴企”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以一建集团在建项目为载体,以解决项目技术难题和技术瓶颈问题为导向,以具体的科研项目、技术攻关为合作基础,聘任一批专家教授到站指导科研工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加快施工技术创新步伐,全面提升一建集团的整体科研能力,加速推动“科技兴企”落地生根,助力一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创集团公司“一号企业”。

在加强与其他建筑科学研究单位合作的同时,该公司也注重自主创新,并积极总结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近两年,公司共申请了50余项专利,其中“砌体工程快速铺浆工具”等28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高风压下方形变截面多层平台烟囱一次滑模施工方法”已获发明专利授权。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该公司技术部利用收集整理的一批优秀施工方案和技术资料,搭建了一建集团电子图书馆并于2021年5月24日在公司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电子图书馆的建立给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了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文件的编制质量及效率,减少了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带来的工作失误,促进了先进科技成果在项目一线转化落地。

近年该公司产学研合作取得很大进展,参与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质量验收规范》、行业标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评价标准》的编制,已经发布印刷。该公司主编的规范《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已经发布实施。

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持续巩固提升

近年来,广西建工一建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了该公司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升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了各业务板块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及服务水平。

广西建工一建先后布置建设了PM综合信息管理系统、OA泛微移动平台、BIM5D平台,利用集团公司项目作业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财务会计核算手册、集团公司大数据平台,形成了完整的项目、资金管控体系,为公司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应用、业财一体化和项目预警平台的建设贡献力量。

该公司选择各方面条件都较为适合的项目作为试点,推行企业级BIM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基于BIM技术应用的BIM5D协同管理平台,统筹施工各阶段及各参建方在项目的进度、合同、成本、工艺、质量、安全、图纸、材料、劳动力等协同工作、共享信息,促进BIM技术应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常态化。协助分公司、项目部将BIM技术运用于施工当中,通过BIM技术的具体应用,检验公司BIM相关管理制度及标准运用水平,并借机挖掘新的应用点,将成果在公司范围内推广。

近两年各分公司在各类项目中均不同程度地开展BIM应用,成果丰硕。四分轨道·壹号城承办广西数字建筑峰会2020数字项目观摩,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打响了公司品牌。《邕武医院平战结合病房楼BIM技术施工全过程应用》、《广西民族剧院项目BIM综合应用》先后荣获2020、2021年中建协BIM大赛一类成果,《轨道壹号城3号楼、5号楼及地下室工程项目BIM应用》荣获南宁市筑梦杯比赛第一名。截至今年7月,该公司累计获得本年度自治区级BIM奖项2项,市级大赛奖项2项,扩大了该公司BIM技术在广西的影响力,巩固了该公司区内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水平的领先地位。

内培外引,科技团队引领企业未来

广西建工一建注重加强培养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方案编制、施工技术、质量创优等专题培训,对一线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充电。该公司两级技术部门经常深入项目部,为一线员工提供技术知识专题培训,指导他们开展QC小组活动、工法选题、技术论文总结等,让他们对技术工作有更充分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员工参加自治区、全国各项BIM大赛、QC成果交流大会等,以赛促学,提高技能水平。

该公司高度重视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完善以总工程师领导、技术部具体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机构,积极培养、锻炼科技人才,储备好技术力量,调整充实企业各级技术工作人员数量,努力建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科技人才梯队。分公司配置技术总监,并配备2至4名专门的技术工作管理人员(或配备专职副主任工程师),项目部有条件地配备技术负责人,切实发挥项目工程师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作用。

该公司每年会对获得国家专利、工法、QC成果、科技示范工程、标准规范、科技论文等成果的员工进行奖励,增强科技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以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广西建工一建集团将继续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发挥好科技研发部门的作用,大力推动科技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和专业技术人才,聚力技术推动,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越走越宽广。

(黄天彦 黎俊彦)

2021-07-29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推动科技与生产经营融合建设纪略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820.html 1 3 锐意进取谋发展 科技创新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