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副刊

竞赛路上 余盛珂 秦豪

2019年11月2日,一个感人肺腑的场景呈现在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正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沿滨江栈桥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面对由“工业锈带”变成的“生活秀带”,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赋予了上海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新使命。

一场以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主题的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建的各个项目工地展开:

——围绕如何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话题,各工地随即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继续谱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篇章。”

一个振奋人心、凝聚共识、鼓舞干劲,激发城市建设的创新动力、筑牢城市建设者的思想保障的口号在各工地回响:“使命在路上,竞赛在路上”。

1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红色基因渗透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血脉深处。

“提高思想认识,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布展,努力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打造成展示建党光辉历程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城市地标,擦亮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交给上海建工的光荣任务。

2020年2月初,正是新冠疫情猖獗之时。

往日人头攒动的新天地此刻人迹罕至,静悄悄的太平湖旁,施工墙围拢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工地,上海建工安装项目组却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这里将成为上海市第一个复工复产的建设工程。

项目建在哪里,党旗就要飘扬在哪里。

根据党建工作的要求,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随即在这里举行了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

专门赶来参加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的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秦凯凯强调,能够参与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建设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应当加倍珍惜,既要在政治意识上展现高度的政治站位,也必须要在行动上体现肩负的责任担当。因此,他对项目建设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工程建设的品质把控,不仅要在结果上体现,而且要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重要节点中体现观感质量。二是“口号叫得响,目标要兑现”。临时党支部的作用不可只体现在渲染政治氛围上,而是要站在政治高度上为实施好这个项目发挥作用,引领和保障这个项目的完美实施。

当初,中共一大纪念馆施工场地狭小,操作层面高,而机房设备大、管线密布,时间紧……项目建设无疑是一场硬仗,而一个个重大考验也接踵而来:

——因为工程重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因为工期紧凑,必须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对于每一个施工节点,都要进行技术讨论,力求一次性到位,同时进行合理调度、穿插施工,来保证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因为地处市中心,每一次施工材料运输,都必须在晚间进场。场地小,难于堆放,只能实行动态管理,到场的构件改为直接安装,不落地、不占用有限的场地。装配件一到现场就立即组装……

经过努力,中共一大纪念馆项目顺利完工。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根脉,把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成为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满意工程,展现了精神力量,让“红色地标”熠熠闪亮。

2

竞赛路上,没有坦途。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工程,“打造一流品质的世界会客厅”,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来工地调研时提出的建设目标。

承接工程的机电安装施工任务后,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震和党委副书记、总裁张建东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工地调研并提出,广大建设者要提高政治站位,突破常规模式,高效协同推进,要举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之力将此工程打造成高水准、高品质的精品工程。

恢弘的北外滩主体建筑,是由3栋建筑共同组成的、具有国际重大会议接待功能的会展中心。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担的机电安装施工任务包括:暖通、动力、给排水、消防、强电、弱电等多项专业,具有工期紧张、机电系统繁杂、协调与配合难度大、高空作业点多等特点。面临挑战,工地上广泛开展立功竞赛活动,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施工中实现了“三个同步”:预埋和一次管线安装跟着土建、结构施工同步,二次管线安装跟着装饰施工同步,末端点位安装跟着装饰面施工同步,确保了各项节点目标的如期实现。

——开展竞赛,不等不靠,采用前置策划、通力协作、“见缝插针”方式,成功完成了管线安装任务。

——开展竞赛, 采用装配式安装工艺,加强现场管控,确保了七大空间、九大区域全部完成管线安装并移交装饰单位施工。

面对北外滩工程主体会场工期极度紧张,况且室内环境有着高标准、严要求,项目部在空气品质、温度场、湿度场、风速场、噪声方面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到精益求精。1号楼的迎宾厅、会见厅、峰会厅和2号楼的主会场、宴会厅及3号楼的多功能厅均为高大空间,空调系统布置既要考虑不影响室内装饰风格,又要保证气流组织合理。面对挑战,毫无畏惧,迎难而上。项目部会议室经常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挑灯夜战……最后采用深化设计,精准把控了整个系统的科学布局,确保风量、水流量、水温参数达到了最佳状态。

6月1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如期举行,成功接待了40多个国家驻华大使和150多位各级领导、相关人员,“世界会客厅”优质的施工品质赢得了社会赞誉和认可。

3

争分夺秒、步履不停、精益求精……竞赛始终在路上,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华章。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

紧张而繁琐的施工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建设者始终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生”的竞赛活动根本宗旨,挖掘潜力、多措并举,提升立功竞赛活动的含金量,增强了立功竞赛活动的生命力。

上海轨交14号线西起嘉定封浜,东至浦东金桥,贯穿了上海城区市中心。全长约38.5公里,共设地下车站31座,是本轮新三线建设中与其他既有线路换乘站最多的轨交交通线路。

站点多、线路复杂,给换乘站施工带来了众多施工难点,因而,兼容稳定成为了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

——站内换乘的兼容稳定,难点是线路系统的改造。以蓝天站(9号线)为例,由于老线已建成并运营多年,新线路需要同步建设。项目部的一群年轻人经常在施工第一线,摊开图纸、紧锣密鼓“连轴转”,一身汗、一身泥,全然不顾。以工匠精神攻克施工中遇到的每一项新的难点、新的挑战。经过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既确保了老线路的正常运行,又完成了一次性老线路的升级改造,满足了两线合用的科学要求。

——通道换乘的兼容稳定,难点是物理接口的对接。以陆家嘴站为例,虽然早在2000年已经开通并预留了物理通道,但重新贯通施工,尤其是机电工程的周期较长。为此,项目部雷厉风行、主动出击,提前与工程各方进行对接,大大缩短了安装和调试周期,为工程的全面竣工开辟了胜利通道。是的,用心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所有的不凡,无不源于平凡中的日积月累。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书写出不凡的人生华章。

4

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蓝图,是需要建设者付出艰辛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立足平凡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将蓝图化为现实,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今天,上海光源已经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基地。

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既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在与目前国际最先进大型科学装置的成功对接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确立了竞赛创优主题:科学策划、严格工艺、精心安装、铸就品牌。

硬X射线项目由总长3.1公里、埋深29米的地下隧道(4段共10条),和五个地下实验工作井及五个配套于地下隧道和实验工作井的地面基地组成,每个地面基地又分别由3~5个配套建筑单体组成。针对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具有的“高、精、尖”的特点,上海建工安装在高等洁净室建设、长隧道恒温恒湿环境控制和管线微振动控制、地下受限空间管线布置等重点问题上,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实际上,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早在一期建设中就已经参与了施工,在该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和经验积累。

——为实现安装工程工业化。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将BIM深化设计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施工中采用全过程BIM技术指导下的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这是一场新的施工创新,同时也体现了上安特色、质量至上的品牌效应。

——实现了安装技术的新突破。为了满足工艺冷却水管的高度洁净要求,在无尘环境中使用进口破口机减少砂轮颗粒等杂质进入管道,切实提高管道切割及焊接质量。在超高超大密闭空间作业中,舍弃传统的施工方法,坚持以“机械化、智能化”的原则,采取分区、分段同步作业。在地下核心加速器隧道安装中,采用盾构管片上下分离、分块拼装、整体组装的方式实现连续作业。这一系列的创新,有效控制了工程各个节点,为上海光源留下了精品样板。

是的,行再远的路,也不能忘记筑路的艰难,更不能松劲和懈怠。振奋精神、实干奋斗,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5

沸腾工地,你追我赶。竞赛路上,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正是有着这千千万万个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和拼搏者,倾情奉献,才可描绘着祖国最新最美的蓝图。

竞赛路上。每一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工地,每一场立功竞赛动员会……上安人始终唱响着“上安既在、后墙不倒,精心安装、用心服务”的主旋律。这已成为了上安鲜明的企业性格,铸就了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企业精神。确保“出精品、出精英、出精神”。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立功竞赛理念不断创新,新的集聚、辐射、示范和激励效应不断体现。

竞赛路上。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文化,不断谱写出时代的新篇章。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建的工程先后荣获鲁班奖、国家金奖、部优质奖、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白玉兰奖等400余项;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重大工程实事立功竞赛金杯公司等殊荣,展现了企业发展的新辉煌,开创了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竞赛路上,更有艰难险阻。

特别在不平凡的2020年,“出精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艰难。

2020年初,新型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影响和打乱了正常的工程建设部署和推进速度,但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打出了统筹联动的“组合拳”,按下了企业复工复产“加速键”。

竞赛路上。“出精英”,始终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领导殚精竭虑的思考。

2021年,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成立“张勤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集团各路技术精英为成员,从而形成了一个技术创新的孵化基地,为创新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根据项目管理需要,把一批青年施工人员推上项目管理的重要岗位,既调动了青年人的工作积极性,又为安装集团持续发展储备了各类可用人才。

竞赛路上。“出精神”,在坚持传承和弘扬上海建工“三大文化基因”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强化“国家队意识”、塑造“工程师气质”、培育“服务商文化”的新目标,打造行业标杆企业新形象。锤炼出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能工巧匠。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竞赛路上。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发展词典里,随处可见这样的表述:我们要始终坚持“回报社会、惠及员工”发展理念,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企业与员工同发展,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的发展历程中,随时都有着这样的努力,随时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鼓舞人、凝聚人、激励人”。

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主题的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扬起了我们的精神力量,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是的,在前进的道路上,让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于迎接挑战,坚定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是的,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向前,我们的竞赛永远在路上……

2021-09-02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222.html 1 3 竞赛路上 余盛珂 秦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