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对外承包商会和商道纵横共同举办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区沟通手册(2021版)》线上发布暨研讨会。承包商会会长房秋晨、商道纵横总经理兼共同创办人郭沛源博士、英国驻华使馆贸易副使节杜涛(Tom Duke)参加发布会并代表《手册》项目组织方和支持方分别致辞。来自学界、企业、行业协会、各类智库及媒体50余人在线参加会议,承包商会战略与咨询部主任尚升平主持会议。
房秋晨指出,中国承包商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力军,在境外基建项目投资与建设过程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赢得东道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有时也会有个别企业因社区沟通不到位,给业务发展和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承包商会开发编制《手册》这一实操性工具书,旨在帮助企业掌握社区沟通技巧、防范化解潜在矛盾和冲突、建立与当地社会和谐融洽的关系。希望企业从管理制度抓起,将社区沟通工作落实落细,同时也要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争取东道国各界对中国企业的支持。
郭沛源回顾了社区沟通手册编制工作的初衷及历程,高度肯定了《手册》的实操性,表示这项工作受到企业积极反馈和各方的广泛关注,新版《手册》“与时俱进”,吸收了很多国际热点议题内容,希望《手册》能在更大范围内为利益相关方所应用。
杜涛表示,社区可持续发展对海外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相关可持续议题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解决方案,英方也非常荣幸能同中方相关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进行研讨。《手册》有别于其他指南性文件的最大特点是其可操作性,相信新版《手册》将为读者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
商道纵横北京合伙人张圣代表项目组详细介绍了新版《手册》的开发背景、更新特色和内容。他指出,《手册》引用了多元化的国际标准,提供了多方应用的拓展性;在内容上新增ESG、气候变化、包容性发展、SDGs等重要议题;在功能上新增了SROI评估工具、多样化索引以及友好视觉引导等措施,帮助使用者更便捷地使用《手册》。
在点评环节,毕马威(KPMG)国际发展与实践部门总监Matthew Glanville、英国海外发展研究院(ODI)全球抵御风险总监Rebecca Nadin和凤凰卫视《龙行天下》执行总编张洪福三位嘉宾,分别从各自角度对新版《手册》进行专业点评。Matthew Glanville表示,新版《手册》将国际经验与落地实践紧密结合,期待《手册》在实际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圆桌讨论由张圣主持,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任鹏、亚洲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官员李莉萍、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罗大庆、中国电建海外事业部行政处处长刘博琳,结合自身经验和具体项目案例,围绕“海外社区沟通”“能力建设”以及“双碳”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任鹏认为坚持“社区沟通”的长期战略化是十分重要的,他鼓励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李莉萍表示,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将业务发展同当地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主动从管理和运营层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平衡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刘博琳提出,企业可将社区沟通列入公司制度,以制度化管理社区沟通工作。罗大庆认为企业获得当地社会许可十分重要,用国际标准要求并评估项目,可帮助企业更好与利益相关方沟通。
2018年,在亚洲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支持下,承包商会和商道纵横的专家组建项目团队,开发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区沟通手册》,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托《手册》,在过去三年间,商会组织举办了多场社区沟通主题培训课程,赢得企业的积极反馈与评价。
为适应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商会与商道纵横在英国驻华使馆、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的支持下,历时5个月,编制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区沟通手册(2021版)》。 (承包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