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时,方太集团却逆势增长10%,销售额突破120亿;2021年上半年,在其他家电企业依然在苦苦挣扎时,方太同比2019年更是增长超53%。营收数据只是一个直观的结果,真正让方太持续走在行业前列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成功企业,永远要逼问自己3个问题
评判一家企业,通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家企业在物质创造和精神塑造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纵观方太25年来的创业与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并建共进史,不同时期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双轨驱动、交替支配,共同支撑着方太的发展。
在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看来,每一位企业经营者,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都要反复询问自己三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即我为什么做这个企业?其次是成什么,即我做这个企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10年、20年以后,我想把这个企业带到哪里?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第三是信什么,即我相信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钱是可以挣的?什么钱是不可以挣的?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挣,一定要有这样一种信念。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了解方太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方太人口中常常提起的“方太的三观。”
考虑清楚“为什么”,关键时刻能救命。
使命,决定着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也就是说,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去。方太过去有一个使命是:“让家的感觉更好”——主要通过硬件来实现。后来,随着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格局境界的提升,方太又提出了新的使命——“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幸福是人类终极的追求,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而且幸福更多地跟“给予”联系在一起,“获取”并不能让人真正幸福;而仅仅有好产品,还不足以让顾客获得真正的幸福,要超越产品功能,上升到情感价值层面的感受。为此,方太给出了自己心中的“幸福定义”:物质与精神双丰收,事业与生命双成长。方太是怎么做的呢?提供无与伦比的高品质产品服务,打造健康环保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让亿万家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幸福圆满的人生。所以方太招纳的员工,大都是认真严谨、博爱厚生的人,太浮躁的人是没办法在方太待久的。他们的产品、服务,所有从方太出来的东西,都要力争让人用起来幸福。
坚定信心“成什么”,就越可能活成想活的样子。
真正有远见的公司明白什么应该恒定不变,什么应该勇于变革。企业经营者必须自觉遵循运营的延续性与变革的平衡之道。这种延续性与变革的珍贵能力,与构建愿景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些年,方太持续进行文化体系的升级,从2008年导入中华优秀文化以来,一直不断地迭代。2015年,方太的企业愿景从“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升级为“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这次升级,是源于茅忠群对“什么是伟大企业”的一次深度思考。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要满足并创造顾客的合理需求,而不是所有的需求。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同时还要具备四个特征:顾客得安心,员工得成长,社会得正气,经营可持续。愿景,指引着企业应该坚守何种核心价值观及宗旨,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未来推动进步。如果没有使命、愿景,今天这位大佬说企业要这么做,你循着做了;明天那位专家提醒企业要那样做,你跟着改变了,关键是每一次你都还能找到理由——先活下来再说。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抉择,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诱惑选择。
矢志不渝“信什么”,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价值观是什么?是企业前进路上的操作方法。在方太,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是方太集团的核心价值观,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在这三品之中,人品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好的人品才能有好的企品和产品。在方太看来,经营企业就像做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无论企业的商业模式多么新颖,无论企业的产品多么出色,无论企业的核心团队多么优秀,一切都是徒然。而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他的天赋越好,水平越高,才华越多,未来可能带给社会的危害或者带给与他合作共事的人的伤害就越大。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凝聚人心,将无形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最终达成企业设定的目标与发展战略。
创新科技,事关行业兴衰和前途命运
方太在创新科技方面持续实践所创造的经典成绩,既向我们展示了创新科技与市场需求匹配契合所爆发的巨大商业价值,也揭示了成功创新的有效路径,在掌握核心技术优势之外,人性是科技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
茅忠群说:创新,要有“板凳愿坐十年冷”的决心。
方太的企业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够耐得住寂寞。
在饮用水领域,中国膜技术像芯片一样,曾经也被外国公司卡了脖子。而方太,硬是主动坐住8年“冷板凳”,推出中国人自己的高端膜技术——NSP选择性过滤技术,最终打响这场膜技术攻坚战。8年里,方太的领导层从未催促过研发人员尽快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反而一再安抚鼓励他们要耐心,不要太着急,因为他们很清楚,科技创新首先要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不断做出成绩。
而为了让科技普惠大众,方太又历时8年,通过了IEC专家审定,主导修订了更适合中国人烹饪的吸油烟机国际标准。让中国的吸油烟机走向国际市场,真正满足世界上更多家庭的需要。
方太展厅里有一面专利墙令人印象深刻。一家厨电企业,拥有5500余件授权专利,数量超过行业第二到第十总和,其中发明专利超1000件,还上榜《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TOP20》。“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只是一句挂在墙上的话。
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企业,就要忘记浮华虚无,潜心科研,脚踏实地;更要秉持这种“板凳愿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的决心,学习这种“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的忍耐。
茅忠群说:创新要仁爱为缰,永不忘记初心。
回顾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很多科技带来的正向价值背后,都是“仁者爱人”的思想投射。在方太看来,只有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创造出多美善的科技产品。正所谓,“仁爱为体,科技为用”,那些为人类社会注入幸福感的科技,无一不带有利他之心、同理之心和平等之心。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就必须有利他之心,先让客户取得成功,让顾客幸福安心,这个企业自然就能成功。所以,这才有了方太的集成烹饪中心,让人们有更好的健康保障和烹饪体验;也才有了水槽式、嵌入式洗碗机这种典型中国式厨具的面世,解决了人们的洗碗烦恼和洗净需求。
而企业想要正确洞察用户的需求,深刻洞察什么是他们最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就必须具备同理之心,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这样企业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真正有温度、有善意,得众人欢。
除此之外,方太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必须抱有平等之心。科技创新应该普惠大众,成为社会福利,不只为少数人造福,更要为全人类造福。
茅忠群说:创新要有度,过与不及皆不可取。
当科技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时候,危机也在悄悄地逼近我们。
如网络游戏、短视频确实可以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快速让身心得以放松,但由于资本利用人追求快乐的本性,令产品的黏性越来越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在茅忠群看来,凡事皆要合乎天理,皆要中节有度,适度而为,过与不及皆不可取。创新科技的发展也不例外,应当合理有度,拒绝无度发展。凡是违背天理,损人慧命,危害社会,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合理有度,包含需求合理、造物合理、享乐合理三个方面。
为此,茅忠群可以为了让用户安心和给产品使用者家庭带来幸福感而花尽心思、绞尽脑汁地追求顶尖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这不仅仅体现了底线原则,而且是一种对价值观积极的遵守,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圣人”境界。
以合理为度指导科技创新原则,让方太洞察正确需求、把握准市场趋势。在智能科技热潮下,方太坚持从用户出发,保持智能化的理性方向。对方太来说,这一方面意味着创新要让产品与用户相处有度,终究用户才是厨房里唯一的主角。以全新的云魔方为例,厨房油烟机率先迈入“自动档”和“全程无人驾驶”时代,全程不打扰用户。另一方面,创新也要令产品与空间相融有度。“厨电产品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厨房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家居空间的一部分。”茅忠群说。
茅忠群说:创新要以终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从2018年开始,方太完成了幸福三部曲的打造,从幸福家庭到幸福社区,再回归到幸福厨房,“幸福”二字,早已注入方太的品牌基因。
今天,当我们回顾方太“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这一使命,创新科技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幸福是根本,是结果,从幸福的结果开始探索需要怎样的创新科技,自然就离道不远了。以幸福为本指导科技创新目标,让方太勇担企业责任,实现伟大目标。在用科技驱动创新产品之外,方太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智慧,以家庭幸福观、幸福社区理念等文化产品,为社会发展注入文化能量。
茅忠群认为,创新科技应以个人幸福为本,以身心和谐为本。以此为镜,即可照出身边的创新科技到底是不是真正向善。幸福为本,是所有的创新科技都应该朝着幸福这个目标去发力,离开这个目标创新科技就没有意义了。
管理智慧,16字要诀作用大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美摩擦进一步加剧,美国大选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景象。受外部环境影响,实体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然而,方太2020年却实现营收120亿元,逆势增长10%;202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2019年增长超53%,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于方太,我们知道的更多是它凭借高端厨电产品做到了行业领军地位,却很少知道在这种成功背后,是独特的管理智慧在驱动它不断向前。多年来,方太一直致力于将中华优秀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完美结合,提出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管理方针,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进行了成功探索。
在方太发展的前十几年间,随着公司慢慢长大,为了让管理流程更加现代化,方太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其中不乏世界500强的顶尖人才,茅忠群本人也去读了MBA和EMBA。学习的过程中,茅忠群认识到,西方的管理是围绕着制度展开的,它的核心就是制度。很多读了MBA的管理者回到企业后都不约而同地制订了很多制度,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如果完全把西方的管理思想用在中国企业里面实践的话,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我们能够引进西方那些表面的制度、流程的管理,但是我们没法引进他们的宗教信仰。如果一个管理要有效,一定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员工的信仰价值观, 另外“一条腿”是制度的管理。缺了一条腿的人是走不稳的。很多企业学的时候只学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只有“一条腿”,显然效果是不好的。
在茅忠群看来,不管是西方管理还是中国特色的管理,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制度,一条是信仰。区别就是,信仰不一样,所生长出来的制度也就大相径庭。西方的信仰是宗教信仰,我们是无法直接搬过来的。对于我们而言,最有利、最有可能的信仰就是从我们5000年的历史当中去寻找。
通过寻找,方太发现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就是儒家。用儒家作为方太基本的价值观和信仰,因为儒家有它的基础,也有它的文化土壤。
在这个土壤上,方太再把西方的现代管理移植过来,“以道御术,做一些改造。”但凡是不符合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制度、流程,甚至包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我们都要把它改造过来。但是,西方一些比较纯粹的工具化的流程体系都非常好,我们就要尽可能拿过来用。
2008年,方太开始全面导入中华优秀文化,并设立了全国首家企业孔子堂。因为并无标杆可以学习,茅忠群和方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到2014年,方太终于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核心理念。这其中,“以用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是重点。前者是要打造无与伦比的顾客体验,后者则是成就员工的幸福。
可以说,后者是因,前者是果,即拥有幸福感的员工才能为顾客带来好的产品和服务。
茅忠群表示,任何管理模式的背后,都是价值观在支撑,中国的民营企业,自然要走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但绝不排斥西方管理,中国企业也需要西方管理制度加上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这样“两条腿”。
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思维之下,当西方管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方太则把员工和顾客放在第一位。在茅忠群看来,把办企业的目的想清楚了,企业办起来才会轻松,否则每天都很纠结。 (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