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5日,在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住建厅就“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根据规划,福建省将以水、气、路、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为立足点;围绕“便捷、宜居、绿色、安全、智慧”,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补短板、强弱项、增效益,全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品质。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实施交通、园林绿化、居住品质、供水、燃气、生活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安全保障、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十大重点工程,目标在“十四五”末,城乡基础设施16个主要指标达到东部地区中上水平、进入全国前十。
发布会上通报,近五年,福建将围绕全省“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空间开发战略格局,构建支持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交通“两网两微两新”工程,建设“两网”(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快速网络,实施“两微”(微枢纽、微整治)、“两新”(新慢行、新停车)综合交通治理,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未来几年,福建省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在居住品质提升方面,全面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开展社区更新工作。具体来说,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市、县城(城关镇)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改造,实施一批2001年至2010年间建成、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小区和街区、片区改造,预计将改造68.3万户老旧小区。同时完善水、电、路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以及社区综合服务站、老年服务站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活动空间。
在乡村基础设施提升方面,“十四五”期间福建将从农村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6个方面着手,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
这期间,福建将推动“四好农村路”向纵深发展,实现85%陆域乡镇30分钟内便捷通高速,实施农村公路管养路长制;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推进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实现全省65%以上村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推广以县域为单位打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等,进行市场化运营,并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全覆盖;在镇乡中心村、人口较大村或“新农村建设”集中安置点等启动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