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立于1952年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省建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建筑设计企业中实施事业单位转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股份制改造上市一揽子改革的典型代表。
广东省建院改革历程
2017年,为着力解决作为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激发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广东省建院被列入省属第一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名单,正式启动事转企工作。
2020年6月,广东省建院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划入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恒健控股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广东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和产融结合的平台。
2021年6月,按照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改革工作部署,在恒健控股公司的持续推动下,广东省建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项目正式在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开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骨干员工持股。
2021年9月28日,广东省建院引入战略投资伙伴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城投投资公司、广州广电平云资本管理公司、中信证券,同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步入推动公司上市发展的新阶段。
几次改制的难点
尽管事转企的时间较晚,但改制之后的进一步改制却走得比较前。每一次的改革都有相应的难点,这里逐一分析。
在事转企改革阶段,广东省建院作为历史悠久的勘察设计企业,改革难点在于妥善安置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在编人员以及其他需要特殊安置的人员。在充分了解相关改革政策,借鉴其他省市事转企改革人员安置经验,在依法依规进行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合理诉求的基础上,广东省建院制定了各类人员安置和待遇保障措施,通过分层分类型开展员工沟通答疑,向上级、省国资委等积极表达职工诉求,最终获得了上级单位和职工的支持与理解,实现了改革前后的平稳过渡。
在事转企改革完成后,广东省建院紧锣密鼓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难点在于股权结构设置、资产处置、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和员工持股的设计等方面。
在混改阶段,广东省建院以战略发展为主线全面引领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最终按时按质量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成为广东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示范和样板。
(1)在股权结构设置方面,对比分析了各种股权结构的优劣势,设计了适宜的股权结构,既考虑了依法依规保障国有股东控股地位,又能充分激发战略投资者和员工的入股意愿,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2)在资产处置方面,根据广东省建院资产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全面识别和合法合规处置非主营业务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以及低效资产,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将来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3)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方面,依据当前行业热点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广东省建院自身优势,厘清自身资源能力提升重点,明晰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为后续引入业务、市场、资金、管理上形成互补、协同和放大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4)在员工持股方面,结合未来上市要求以及广东省建院自身情况,建立一套公平、公开、公正的持股对象遴选机制,配套完善的股权流转机制和持股平台治理机制,开展了多次的政策宣讲会、持股方案讲解会、持股方案答疑会等,帮助职工上下一心、凝聚共识,圆满完成员工入股工作。
本次混改参股人情况
中铁一局集团:中铁一局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广东省建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与广东省建院形成良好的业务协同。
广州城投投资公司:广州城投投资公司主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经营、开发置业、资本运营、文化旅游等业务,同样可以与广东省建院形成很好的业务协同。
广州广电平云资本管理公司:广州广电平云资本管理公司是广州无线电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优势在于行业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导航、计量检测服务、现代城市服务等,有利于广东省建院数字化转型。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业务范围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直接投资、产业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广东省建院按照上市公司要求规范运作继而实现上市发展。
员工持股平台:广东省建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14个员工持股平台,持股平台采用有限合伙企业形式。
至此,广东省建院是恒健控股公司内部首家实施员工持股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子企业。此次混改有助于广东省建院增强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实体化运行水平,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