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飘动在密林深处的“红丝带”

——中建二局三公司深圳运动森林公园项目“红桥”施工纪实

□通讯员 闻江 刘恋 黄坤

穿过喧闹入口区、跨过斑斓碧湖运动区、一头扎进茂密陡峭的原始森林,一座供游人行走、4公里通身红色钢铁“红桥”宛若灵动飘逸的“红丝带”,弯曲起伏在公园“一轴三区”之间,它就是中建二局三公司承建的深圳市光明小镇运动森林公园主建筑“红桥”。这座深圳大湾区特色标杆公园2021年2月4日一经竣工诞生,便吸引了无数市民目光,成为建党百周年重大献礼工程和网红打卡地。

尤其是建在山高林密,峭壁悬崖的原始森林区最后800米“红桥”,对建设者来说几近“天堑”,旖旎风光背后映衬出的是他们勇者无敌的豪迈。

“探”丛林 “天路”变通途

“红桥”穿越的原始森林有一大二小,三座峡谷,纵向180米的高差,地势复杂,几乎无人通行。要建桥,先修路。为了修建一条供车辆运输材料道路,2019年8月,该项目部重新踏勘森林区后确定一条最佳线路,但便道修建到最后800米时,一段高低落差达50米路无法连接,项目部决定采用环山盘旋向上方案进行开凿,但这条线路实在太难寻找。项目部多次派人勘查却因山高林密,环境复杂无果而终,甚至踏勘人员还多次迷路,便道修建一度受阻。

正在项目部一筹莫展之际,工长赖俊华主动请缨站了出来,他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穿上长筒靴、防护服全身武装一头扎进了原始老林里。无人机、GPS全程跟踪定位配合,以防迷路。赖俊华忍受着山林里众多毒蛇,成群蚊虫侵扰,在峭崖密林里不断穿插勘探,数次迷路,逆境逢生,森林越来越熟,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努力,终于探出一条“秘密通道”……

修完路只是第一步,材料运输才是如同走“天路”般难。便道都是碎石垫起的土路,坑洼不平,又小又窄,坡又陡又急,70多度大陡坡,盘旋在峭壁悬崖的大峡谷上空,如同一条“天路”难行。由于钢梁长达15米,晚上运输大型钢梁车辆到大转弯处无法整车通过,加上山区晚上没灯没电,伸手不见五指,只能靠月色和车辆自身照明,开到半山腰,司机就死活不愿意再上去,“这样的路白天都不敢开,何况是晚上,简直就是在玩命。”项目上司机纷纷辞职,材料运输再遇难题。

为了打通交通运输线,项目部拓宽了急转弯处道路,增加了夜间交通指挥岗。在运输车中部和尾部架设了胎架做临时支撑,将15米钢梁往车头移动,减少车尾长度,便于车辆通过。经过反复挑选淘汰,最终重金招聘了6名胆大心细的司机担任运输重任。

万事俱备,运输随即加速,项目质量总监黄坤介绍说:“司机轮流开车一晚可以运输5~6次,正常1年才报废一个的轮胎,40天内我们就报废了20个。8000余吨的“红桥”钢材等全部材料靠着便道得以完成运输”。

“斗”高温 “火炉”炼金刚

“红桥”平均高度10米,桥面宽5米,宛若一条弯曲起伏的红丝带飘动在空中,横贯整个公园三大区。为了使“红桥”外观平整美观,感观度赏心悦目,“红桥”24个连接部位全部焊接而成,8000吨用钢量桥体焊接长度高达62公里,焊缝长度对比同用钢量是鸟巢3.5倍。它不仅焊接量大,作业环境也非常恶劣。

焊接到夏季是最难熬时候,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室外温度达到35度,桥体表面温度就可以达到50多度,桥面无遮无挡,工人作业还要跨在主梁上焊接,如同坐在火盆上一般。为了能正常焊接,工人想尽办法,有在钢梁上洒水降温,有用防火布、硬纸板垫下面隔热,甚至大夏天穿着棉裤干活。工人们难以承受,一时间班组成批退场,据统计,焊接期间共有100多名有经验的一级焊工退场。施工高峰期,每天平均需要70名焊工作业,最多时需要130多名,而损失的焊工却很难寻找。面对用工困境,项目部发动一切力量,通过分公司介绍的方法,在四川、安徽等8个省市寻找到了10多支队伍,才逐步解决了焊接用工难题。

同时,在山高林密之处焊接,这让项目钢结构经理王硕如芒在背,为此,他们对防火做了周密布置。他们沿着整个“红桥”线路布置了消防水管,如有火情随时可扑灭;在每一个焊接点都配备一个看火人;将传统的接火盆改为防火布,增大防火面积;施工前将焊接现场打扫干净,并洒水湿透地面;下班后,规定管理人员必须多留30分钟彻底检查沿线,确定没有火情才能退场。得力措施使得焊接一年来,从未发生一起火灾。

“破”僵局 “红桥”开美颜

“红桥”桥面面层铺设的是透水沥青。这种沥青具有渗水强,耐磨性能好特点,只要下雨就能迅速渗透到下面的砼层,再通过排水孔排出桥面,防止桥面积水打滑,而这透水沥青研制并不简单。

在最初设计中,表面设计采用透水混凝土,经过项目部反复试验发现,该材料在室外环境中容易产生返碱现象,对“红桥”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选择什么样的透水材料才最合适?项目部先后考察了多地的路面面层,按照考察路面面层做法,他们在桥面上试验,发现桥面温度比道路更高,冷拌沥青用在桥面后5分钟就变硬凝结,下道工序根本无法进行。项目部又增加了稀释剂,剥离强度还是达不到要求,他们又在深夜温低时试验,发现只能在凌晨2-6点施工,凝结时间才能保证需求,但夜间施工光照、视觉差,成品效果依然不佳。

项目部继续寻找多家专业厂家,对透水冷拌沥青黏结材料给予改进,一个月后,终于一家厂家最先研制成功,使得这种透水沥青剥离强度、凝固时间等各种指标达到30分钟以上要求。随即展开了大面积施工。

走在“红桥”上,一种愉悦欢快之感顿袭上来,原来,“红桥”桥面颜色采用具有天真、浪漫、可爱、减压的粉红色做面层,而这个颜色的选择同样也是一波三折。

设计开始采用的就是“红桥”的红色,工人喷射了几十米后发现对视觉刺激过大,长时间驻留容易产生头晕目眩、视觉疲劳现象。

面对新问题,项目部积极应对,从色卡里选择了16种颜色,让厂家做出了16种样板,并邀请光明区主要领导到现场挑选,区领导通过反复对比“红桥”底色,否定了这16种样板颜色。项目部第二次开始配色,选择了更接近“红桥”底色的几种颜色,再次请区领导到现场选择,再被否定。就这样反复7次试验挑选,区领导最终选出了接近红色的粉红色做面层颜色。

由于被否定的次数太多,做样板的班组以致产生了厌烦心理,甚至当颜色被最终选定,通知这个班组来做喷射施工时,这个班组长以为跟他开玩笑,死活不敢相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峻岭雄风,高山仰止,极目远眺,秀丽风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它如同牵动城市文明与自然和谐的红绳,伴随着深圳特区成长、壮大,给人无限遐思。

2021-11-11 ——中建二局三公司深圳运动森林公园项目“红桥”施工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994.html 1 3 飘动在密林深处的“红丝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