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建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现代集团”)拟将持有的250,512,797股华建集团A股股票无偿划转予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公司”)。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将导致华建集团控股股东由现代集团变更为上海国投公司,实际控制人由现代集团变更为上海市国资委。
本次股份划转完成后,华建集团的总股本不变,其中上海国投公司持股比例为39.50%,现代集团持有98,622,911股,持股比例为15.55%。
2021三季报显示,华建集团主营收入60.57亿元,同比上升1.22%;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上升4.91%;扣非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上升10.23%。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0.09亿元,同比下降9.4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024.25万元,同比上升10.69%。
除华建集团外,上海还有3家当地国企——上海机场(600009)、上海电气(601727)、上港集团(600018)也相继发布公告,披露了有关股份将无偿划转至上海国投的事项。
上港集团拟将其持有的65.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8.10%)、机场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上海机场1.35亿股(占总股本的7%)、上海电气(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上海电气5%股份无偿划转至上海国投公司。四家公司在相关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均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精神,遵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战略部署,进行相关股份的无偿划转,从而有利于优化国资布局、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加快落实上海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点任务要求。
资料显示,《实施方案》于2019年9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2年,上海市将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党委领导作用,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经营机制,基本完成竞争类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将一批企业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或领先国内同行业的知名品牌。
股权无偿划拨是政府(上市公司的所有者)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壳”公司的产权无偿划归收购公司的行为。股权无偿划转一般由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无偿划转的股权只能是国有股权,股权的变动对上市公司的持有者没有损失。股权无偿划拨带有极强的行政性,政府色彩较为浓厚,是中国资产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股权无偿划转的优点在于:交易成本低,简便易行。政府直接参与,整个过程几乎没有阻力,而收购的成本也接近于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及区域产业调整。
政府参与这一重组行为的动机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在极端情况下,当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时,地方政府为了维持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更好地利用“壳”资源,可以使有发展前景的大集团、大企业取代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前景黯淡的绩差公司。
股权无偿划转的标的只能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而且只能在国有资产的代表中进行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