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长株潭地铁西环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谭桂平,率领项目团队克服万难,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做出了一项项成绩,保证了长株潭地铁西环线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管网改迁,举重若轻。项目部没有安排一支专司改迁的队伍参与改迁作业,不到3个月,管段的管网改迁任务就悄然完成了;
——渣土外运,企地双赢。从地方百姓到当地的运输力量,再到当地政府,非但不找事,相反,给予一路绿灯;
——盾构掘进,多头并进。进入11月以来,盾构掘进频频传来好消息,连续多次日掘进超过50环,11月5日最高达到66环。中铁十一局首台12米直径泥水大盾构完成安装调试,整装待发。
棘手的问题就得经理抓
十年磨一剑。
2009年,谭桂平大学毕业后入职到中铁十一局集团五公司,2014年11月,从五公司调到城轨公司武汉机场线BT项目部担任专业工程师,2016年7月出任城轨公司昆明地铁5号线6标项目部总工程师,2018年1月开始担任浙江杭州供水管道工程5标项目部常务副经理。2019年底,被该公司任命为长株潭地铁西环线2标项目负责人。工作十年,从莘莘学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施工负责人,谭桂平少了学生的青涩和稚嫩,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担当。
经历了几个项目的地铁盾构施工管理,谭桂平发现,地铁盾构施工是在城市的核心区施工作业,一举一动都在市民的监督约束之下,一点一线都要牵涉各个单位诸多层级。任何一项工作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在外出差的谭桂平接到前往长株潭西环线2标项目任职的通知,马上第一时间联系他的搭档、项目党工委书记曹勇,筹划上场事宜。谁知第2天,也就是大年三十前夜,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迅速扩散蔓延,武汉市采取紧急措施,下达了封城令。武汉进入了战时状态,长株潭项目上场也与临战时期战士应召归队一样,紧张而充满悬念。
“现场施工迅速动起来是大事!要尽快弄清现场情况,马上组织上场安家。”谭桂平索性放弃回公司总部的计划,也没有顾上与在衡阳医院上班的爱人“报告”一声,就径直从浙江开车直奔湖南长沙长株潭西环线工地。
谭桂平想方设法组织项目人员创造条件,第一时间做好项目建家、施工现场打围、管网改迁和盾构渣土场地选址与运输沟通等工作。即使当时各方对来自武汉的企业和员工有着恐慌情况下,他们仍然竭尽全力保证了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谭桂平说,对施工干扰和经济效益影响最大、最棘手、最难办的事,就是最大的事情,经理必须亲自过问,亲自抓。主管领导不回避责任,不移交问题,不当甩手掌柜,才能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推进。
3月5日,该项目部建好了家,由城轨公司负责施工的1站4区间的施工审批手续、施工沿线打围组织设计,与涉及企校之间的沟通、管网改迁方案怎样落实,以及渣土如何运输处置等工作,已经按照他们商定的思路有序推进。
就在3月5日这一天,长株潭地铁西环线一期工程全线第1根钻孔桩,在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施工范围内正式开钻。
请系铃人来解铃
在长株潭地铁建设工地,说起西环线一期工程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的施工速度,不少同行觉得,他们盾构施工进展如此顺利,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就在有的项目部还在为办理施工审批手续、施工沿线打围和管网改迁犯愁的时候,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竟然不声不响地开始向地下深处进军了。
实际上,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地铁施工企业的盾构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对项目管理者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创新危机公关技巧,把现场施工给百姓正常生活带来的麻烦,以及与当地经济利益产生的一些纠葛,巧妙地化解好、解决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它地铁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一样,城轨公司长株潭西环线一期工程项目部也面对着施工沿线管网改迁、盾构掘进施工的弃渣外运等头疼事。
在项目班子碰头会上,谭桂平说,工程建设就是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快速向前推进。处理这些事情,必须越快越好,越利索越好,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不考虑百姓的感情和地方的既得利益,与对方硬耗着,拖延的绝不只是时间,另外还增加了不应有的成本,失去了不应丢失的经济效益,受伤害的还有企业的社会信誉。处理这些头疼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请系铃人来解铃。
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施工线路位于长沙市中心以南、湘江以西,沿潭州大道延伸,紧邻高校、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和湘江新区大王山旅游度假中心。在施工沿线,移动、电信、联通和市政路灯线网和驻湘部队通讯线路交织,自来水、天然气、电力、污水管网纵横……
面对20多家产权单位涉及的管网改迁,谭桂平决定,涉及哪家单位,就找哪家单位协商,管网改迁由产权单位负责。当天完工,项目部就当天结算改迁款;按时完工和提前完工的,另外给予奖励。
谭桂平带领项目协调人员,与涉及管网改迁的产权单位协商好之后,涉及改迁的产权单位便暗地里开始了竞赛,一家比一家行动快。结果,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把所有需要改迁的管网,全部改迁到位。
难题里面“藏”着解锁的“钥匙”
在城市从事地铁施工,无论是施工企业的项目部,还是当地政府和百姓,都觉得最恼火的莫过于弃渣清运。
清运盾构施工作业的弃渣,之所以成为施工单位和地方都认为是最恼火的问题,关键是弃渣清运期间,给当地百姓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而多数项目自带运输队伍清运弃渣,又挤兑了当地运输企业或运输个体户。这个问题不处理好,清运弃渣期间难免会经常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盾构施工必然受到影响。
按照设计图纸划定的盾构弃渣堆放场地,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清运弃渣要经过长沙高新区、天心区、雨花区和跨越湘江,运距远是一方面,还有清运弃渣期间随时需要打扫道路卫生,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在“三重一大”专题会上,谭桂平建议,项目部既不安排弃渣清运车队,也不安排劳务工人在清运弃渣期间打扫道路卫生。这两项工作,一律委托当地政府和村组(居委会)组织实施,项目部只负责督导考核,按照合同约定兑现弃渣清运费和打扫道路卫生人员的工资。
这项提议得到认可后,他们迅速与当地政府和村组(居委会)联系,说明了详情后,与当地政府和居委会一拍即合。地方政府第一时间通知驻地村组安排车队和卫生清理人员,并与项目部、村组车队和卫生清理人员所在的小组签订协议和包保合同。
在长沙市和沿线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暗访、日常环境卫生检查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大检查中,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施工现场和清运弃渣的路段,每次都获得了一致好评。
“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项目部针对地铁施工中普遍遇到的‘头疼’问题,采用新发展理念来‘治’的做法,使人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中国铁建股份公司长株潭地铁一期工程总承包指挥部负责人说。
(郑传海 罗登桥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