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新筹办进展以及延庆、张家口赛区筹备情况。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执行主任闫成在会上表示,所有12个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并具备办赛条件,冰上项目场馆完成制冰,雪上项目场馆赛道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当前,办好“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是冬奥会三个赛区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自今年10月5日起至12月底,10项国际赛事、3次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有序展开。截至目前,北京赛区承办的短道速滑世界杯等6项赛事,延庆赛区承办的雪橇世界杯等5项赛事,及张家口赛区承办的单板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都已经圆满收官,测试赛进程已过大半。12月,张家口赛区还将举办北欧两项洲际杯、跳台滑雪洲际杯和冬季两项国际训练周3项赛事。
闫成表示,相关测试赛场地设施各具特色,均达到了冬奥赛事要求的技术标准,并应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国家速滑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经过持续改进工艺,打造了高质量的冰面,运动员屡次滑出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并把“冰丝带”赛道称为“最快冰面”。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长、落差大、弯道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赛道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首次实现360度回旋弯道一次喷射成模,在满足办赛需要的同时,打造了壮美的“雪游龙”身形。
闫成介绍,在举办测试赛的同时,冬奥赛前各项筹办工作持续深化。所有12个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并具备办赛条件,冰上项目场馆完成制冰,雪上项目场馆赛道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三个赛区冬奥村装点一新,先后点亮楼灯,开展了一系列全流程、全要素、场景化的运行压力测试。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