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以“智慧绿色、交通发展”为主题的“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IEID2021)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在上海召开。
专题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联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同济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7位海内外院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会议,其中15位院士专家围绕轨道交通、道路交通、航空与水运交通、重大工程与装备及相关新兴产业绿色智能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作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场景。
当天,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主持开幕式,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李俊豪、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分别致辞。随后,卢春房、郑健龙、刘加平、吕西林4位院士依次主持会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变革。对此,“双碳”背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发展成为了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安东尼·科恩、苏才江和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分别通过《双碳背景下的民机绿色发展》《建筑环境的决策支持系统》《智慧交通转变与创新》《星球健康的交通解决方案:方法论视角》四个报告从信息化、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到绿化碳中和等角度对交通建设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技术攻关方向和实施路径。
在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时代的机遇、谋划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中国交通工程进一步跃进提升发展的关键。在谈到智能发展领域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喜刚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分别通过《数智赋能 引领桥梁产业创新发展》《“模数一体”驱动的高铁智能建造——京张京雄高铁实践》两个报告对如何发展和建造智能桥梁和高铁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最新实践成果。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罗伯特·吉尔伯特围绕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础之一——贝叶斯定理展开精彩报告。
在“十四五”规划提出“韧性城市”理念后,本次会议也着重聚焦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研究领域。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比约恩·伯吉斯森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波兰工程院院士米罗斯洛·斯基布涅夫斯基分别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韧性——前进之路》和《建造5.0:交通建筑业面临的新挑战》报告,提出工业5.0将聚焦于参与生产过程的人类的福祉、工业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在自然和人为灾难面前的基础设施恢复力,并为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薄弱性和可恢复性的大规模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郝洪和日本工程院院士葛汉彬通过《多动载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与设计》《基于应变的钢桥抗震减震性能验证方法研究新进展——以双肋钢拱桥为例》两个报告,分别介绍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地震、冲击和爆炸等不同类型的动载荷下的不同响应模式和损伤机理,阐述了在交通基础设施在分析和设计中考虑多动载灾害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工程院陈湘生院士和胡亚安院士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与展望》《中国内河通航建筑物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的报告,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呈述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理念,结合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战略,就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和内河通航建筑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展望。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通过《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探讨》综合分析了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从智能化、轻量化、节能低碳等方面,探讨更具竞争力的新技术应用解决方案与实施路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则围绕桥梁美学带来精彩报告。
最后,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主持闭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总结本次专题会在引领交通工程技术和产业未来智慧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会议设立了院士专家自主创新科技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内容,聚焦“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汇集了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综合交通等领域的新建、维护、综合和智能等四大技术领域的11位院士专家学者团队历经三十余载的科技攻关成果与技术装备。
(记者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