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放管服”添加新引擎 资质改革“未完待续”

□记者 何梦吉

2021年,建设工程领域“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营商环境得以优化。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审批周期缩减近半,“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多地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规章制度清理废止

创新经验全国推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部署,2021年,建设工程领域在落实“放管服”的过程中不断破旧立新,一批不再适用的法规被清理废止,一批优秀经验向全国推广。

3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6件规章、9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包括与建设领域相关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和《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管理办法》2件规章;以及《关于补充、修订部分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型划分标准的通知》《关于印发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做好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日常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关于开展“十二五”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等7件行政规范性文件。

5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清单》,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清单列举了10地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包括南京市区域评估简化项目审批;海南省优化规划、用地审批加快项目落地;南宁市制定“豁免清单”破解规划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问题;湖南省实行施工图审查“零跑腿、零接触、零付费”;济南市分类推进联合验收;贵阳市建立网管协同机制优化市政公用接入服务流程;辽宁省优化5G通讯类项目审批;宜昌市实行联合审批、联合监管提高审批效能;重庆市“一个系统”优化审批服务管理;甘肃省健全考评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12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总结推广地方典型经验。意见要求,强化改革统筹协调,推行浙江省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标准地”“区域评估”等相关领域改革的创新做法;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跨区域项目审批管理的经验做法;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推广北京市、湖北省依托投资在线平台集成优化相关行业建设审批系统,深化投资审批“一网通办”的有益经验;大幅压减投资审批“编报评批”程序,推广山西省以法治化手段规范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推进取消施工图审查的典型经验;推进智慧监管,推行福建省、重庆市坚持“制度+技术”,运用大数据助力投资项目审批、招标采购和建设实施“智能管”的先进经验;积极助力投资主体便利化融资,推广河北省搭建在线“金融广场”,破解银企对接“最后一公里”创新做法。

项目审批制度升级

资质改革“未完待续”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2021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不断进化,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联合图审、联合验收、区域评估等一系列举措得以充分实现。

精简审批举措落地见效。自改革实施以来,审批时间得到大幅缩短,有效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成本。据住建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介绍,审批时间由200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改革后审批环节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更加便捷。以往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需要跑20多个部门,办100多个手续。改革后,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至平均66项。

全流程在线审批进一步推进。据介绍,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下转第2版)

2022-01-10 何梦吉 □记者 何梦吉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5696.html 1 3 “放管服”添加新引擎 资质改革“未完待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