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贤程 何梦吉)“南通铁军”主力之一的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各项指标再创佳绩,全年完成产值750亿元,纳税超20亿元,其中仅在总部所在地海安市入库就超过7亿元,地方税收贡献在我国建筑业年产值排名第一的南通地区居建筑业企业前列。
据了解,由于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爆雷”影响,该公司2021年经受重大考验,但他们依靠创新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保持稳中求进。
该公司今年收获了一连串标志着工程建造质量、企业管理水平、专业施工能力的奖项:获建筑工程国家最高奖——“鲁班奖”一项、“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三项、“中国安装之星”“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各一项、国家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六项等国家级荣誉。
该公司今年多元业务齐头并进。以工程总承包为重点,组建专业团队,发展专业板块,深度推进集团EPC业务发展和“内涵式”EPC模式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拓展基础设施业务板块;与优势企业“抱团出海”,打造环保产业的项目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国际工程、建筑设计、机电安装、新型建材、岩土工程、装饰装潢、智能化等专业板块规模、运营质量持续提升。
苏中建设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能保持稳定发展,取得不俗业绩靠的是什么?总裁陈永明告诉记者,这几年,苏中建设在“创新”上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即使是在当前市场形势较为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据介绍,苏中建设的“创新”主要是:第一,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凝聚力量。融入“事业合伙人”机制,助力核心员工在苏中建设这个平台上弄潮创业,共创价值、共担风险、共享成功。第二,以“模式创新”培育发展动能。和南通理工学院投资共建“建筑产业学院”;组建专业团队,发展专业板块,围绕工程总承包深度推进集团“内涵式”EPC模式建设。第三,以“技术创新”塑造竞争优势。以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为重点,梳理高、大、难、特、新项目,对重点管控内容实施全过程管理。2021年苏中建设还先后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创新基地,荣获专利、工法等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百余项。第四,以“供应链金融创新”反哺行业。通过与知名科技公司合作,应用区块链、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打造出全国领先的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让建筑业企业共享到普惠金融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