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2021中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报告出炉

深沪京稳居“绿建城市”头部阵营

《2021中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报告》于日前在北京发布,这是国内首份从城市维度评估各地绿色建筑发展水平的研究成果。报告显示,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前三强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

城市建设历来是减碳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努力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背景下,绿色建筑是城市减碳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成为每一个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之一,是衡量一个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项。

此次发布的中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低碳成就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协同创新指数,每项指数均包含相应的监测指标。据此,研究团队计算了我国36座重点城市(4座直辖市、5座计划单列市以及27座省会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10强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广州、重庆、武汉、长沙和杭州。

在单项指数排名上,绿色建筑低碳成就指数10强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西安、济南、天津、南京、长沙、南昌、北京、广州。

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指数10强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重庆、天津、北京、南京、广州、杭州、西安和武汉。

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合肥、石家庄、武汉、福州、济南、呼和浩特分别是绿色建筑发展潜力指数10强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广州、杭州、成都、武汉、青岛分别是绿色建筑协同创新指数10强城市。

《报告》特别指出,助力深圳登顶榜单的,是其在4大单项指数上全都跻身TOP5的强劲表现,其中,在低碳成就指数与发展潜力指数上,深圳更是重点城市中的领跑者。

与深圳就榜首地位展开激烈交锋的是我国经济最强市——上海。上海2021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得分仅比深圳低了2.2分,在36座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二。

对比深圳,上海此番憾失首席的原因是什么?

从4大单项指数来看,上海在高质量发展指数与协同创新指数上均表现不俗,两项指数得分全都领先深圳,其中,上海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在36城中排名第一,协同创新指数得分也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

但由于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面积、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面积低于深圳,上海低碳成就指数得分略逊一筹。而在发展潜力指数上,由于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程度不及深圳,以及部分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目标力度相对有限,上海发展潜力指数得分低于深圳。

深圳、上海之后,北京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排名第三。进一步分析,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是支撑北京入围三甲的核心动力。凭借全国最多的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数量,以及在绿色生活创建方面的优异表现,北京协同创新指数傲视群雄,排名第一。

而同样身为一线城市的广州,虽然四大单项指数全都入围TOP10,但由于缺少拔尖项,因而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在36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六,不及南京、天津。

总体来看,我国重点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TOP10城市均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而地处西北与东北地区的重点城市,大多处于榜单尾部阵营,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相对较弱。

最后,《报告》还为推动中国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重视绿色建筑发展“顶层设计”,抓紧制定“十四五”期间以及中长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第二,积极推动建立绿色建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强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和工程化配套。

第三,强化绿色建筑质量监管机制,确保绿色设计在项目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落地,提升绿色建筑的质量与性能。

第四,加大绿色建筑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的认知。

第五,强化绿色金融引导支持作用,提升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建筑产业的积极性,有效解决绿色建筑产业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报综合报道)

2022-01-27 综合 2021中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报告出炉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5931.html 1 3 深沪京稳居“绿建城市”头部阵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