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2022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推进大会主线——“共生设计·双碳赋能”全球建筑设计高峰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姚凯、副主任裴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建集团资深总建筑师魏敦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夏冰,华建集团副总经理周静瑜等百余名专家学者。
打造顶级智库平台: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双碳创新智库成立
会上成立了“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和“双碳创新智库”,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首批入选专家为建筑设计领域、双碳领域的院士、勘察设计大师、高校相关专业院长、领军企业领袖、政府协会代表、知名学者专家等具有国际化视野、广泛影响力的顶级专家。
裴晓介绍“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及“双碳创新智库”,并宣读名单。大会为智库专家代表颁发聘书,智库专家将在理论技术研究、项目咨询及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方向上持续发展,为上海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聚焦设计共生,双碳赋能:共话建筑设计发展未来
论坛现场多位院士、大师、知名学者专家聚焦城市精神与建筑文化资源、韧性城市与精细化管理、“双碳”背景下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共同探讨城市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吴志强院士主旨演讲的题目为《碳中和的数字化跟踪》。他指出碳达峰应当是曲线选择,选择一条绿色、智慧创新的发展路径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分享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和设计智能平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院首席总建筑师郭建祥介绍了《枢纽的边界》,他表示,交通枢纽正逐渐演变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节点,要关注在技术引领、设计赋能下,枢纽边界的持续、消融与扩展,应由强调枢纽内部运行的高效组织到更加强调枢纽的城市性。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作《滨江城市更新与公共性营造》演讲,指出黄浦江边应当成为公共空间,把生产的岸线变成一个生活的岸线,从建筑中阅读历史,正确处理建筑跟环境和场地的关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从“超人”到常人:一种北京2022可持续设计方法》,分享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等冬奥场馆的规划和服务赛时、赛后可持续性综合利用设计。
圆桌论坛:建筑彰显城市精神
圆桌讨论环节由曹嘉明主持。伍江、夏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朔宁、华建集团华东院总经理张俊杰、FOSTER+PAPTNER英国福斯特有限公司合伙人彭惠君等嘉宾共同围绕“如何理解建筑与城市精神的关系、当前上海城市建设面临哪些挑战、在共生设计大背景下,还有哪些设计手段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双轮驱动、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可持续性都市圈营造、跨界融合共存共生等设计新思路、新理念。 (记者 李武英 见习记者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