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把政策发力点适当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见效,以稳定的经济运行态势应对各种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截至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十余省份发布了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超过25万亿元。以江西省为例,2022年江西省大中型建设项目清单明确,今年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455个,总投资达3.8万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18万亿元。为了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建设,江西省提出对进展缓慢项目实行“红黄牌”管理,对重大项目推进不力地区按季约谈。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借助云图实时监测进展。
除了开工时间早、总投资金额大,与往年相比,今年基建投资还有一个新特点,即数字经济发展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巨大需求,新基建成为投资重点,新老基建共同发力。
“东数西算”工程近日宣布全面启动,一时引爆市场热点。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预计每年能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000亿元。
在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明确了今年新基建发力重点和方向。贵州省提出,2022年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推进“东数西算”试点;安徽省提出,实施“新基建+”行动,创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集群,新建5G基站2.5万座以上。
“新基建可以迅速推进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动能增长,盘活相关领域资产。同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以技术为支撑补齐老基建中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 (欧阳春香 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