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

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

本报讯(记者 顾今)“由于建筑业具有体量大、链条长、环节多、精细管理难的特点,在碳减排目标约束下,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程度还不足,低碳化发展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陈华元在《关于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的建议》中说。

受碳达峰顶层规划不完善、建材碳排放因子不明确等因素制约,建筑业成为碳排放“大户”。对此,陈华元代表提出4个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建筑碳排放监测与核算制度。加快完善各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制定“覆盖全面、边界清晰、科学合理”的建筑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基本框架,统一国家、地方建筑碳排放核算口径,确保各级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运用多种技术,探索建立多层级碳排放精细化监测网,制定全国建筑碳排放监测、核算统一标准,开发多层级建筑碳排放监控系统,实现建筑碳排放“可监测、可追踪、可考核”。

二是加快构建建筑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议由各地区政府主导,牵头联合建筑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低碳产业联盟,跟踪重点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出台并定期更新各区域建筑产品(建材及装配式部件)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推行低碳建筑产品政府备案制,发布碳排放限额要求,从源头锁定碳排放量。

三是加大低碳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力度。面向城市大规模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减少大拆大建、延长建筑寿命就是最好的减碳方式。存量及增量建设项目的延寿都离不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要打破传统思维理念,重视并加大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工作,重点聚焦高性能、高耐久、长寿命、就地取材及资源化利用。

四是完善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运营管理制度。建议在未来存量项目提质改造和增量项目用能优化工作中,(下转第2版)

2022-03-10 顾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292.html 1 3 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