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月7日第六版)
关键词之三:创新是高质量的关键
事件:科技创新是经济的发动机,当下的中国正在以举国之力发展科技创新。各地政府纷纷打出创新旗帜引领发展方向,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浙江省建筑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用科技创新打造新平台。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民营设计企业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创新实践多点开花、硕果累累。
一是业务创新,发掘新领域。如在生态环保领域,济南市政院大胆试水,与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由上海天华进行施工图设计、全过程超低能耗建筑咨询以及PC设计工作的青浦区首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徐泾镇老集镇“城中村”A6c-06地块,顺利通过上海市超低能耗3%容积率奖励的方案阶段评审。又如在新基建领域,华阳国际中标坪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中衡设计中标河南荥阳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基础建设项目;青岛腾远的青岛市轨道交通辽阳东路应急指挥中心和青岛银行总行办公楼分别斩获“第七届优秀智能建筑及智慧住区评选”综合工程类金、银两项大奖。
二是科技创新。2020年到2021年,民营设计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度获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中衡设计注重技术研发,以创新为驱动,是江苏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批准的三家省级文化创意研发机构试点单位之一,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认定为“2020年度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青岛腾远被山东省发改委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其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得到了高度肯定;华蓝集团于2021年9月,携智慧交通、数字乡村、数字化设计等7大数字核心技术,亮相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引起多方关注;华汇集团凭借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其“浙江省华汇绿色智慧城建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是继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永福电力组织申报的2020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现代电力能源数字化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通过了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立项,该项目是公司首次自主创新并独立承担的支撑福建省区域发展和产业化应用的大型科技示范项目。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资源集整化、业务用户平台化是未来值得探索的商业模式。华汇基于数字化的平台生态圈商业模式,秉持共创的经营理念,通过共生的平台生态圈打造,以共享共治的事业合伙体制为支撑,打造了开放共享合作多赢的城市建设服务平台;华阳国际自主研发了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华阳iBIM平台”和BIM协同设计软件“华阳速建”,以“平台赋能+科技驱动”向新型设计科技企业迈进。
简评:民营设计企业“躺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要以创新作为内生动力赋能发展。构建赋能型组织,重构组织与人的关系、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充分激发组织各部分的活力,集聚创新要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勇攀创新高峰的道路上,民营设计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之四:以人为本防“内卷”
事件:内卷,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在《农业的内卷化》一书中提出,是指印尼爪哇的水稻农民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虽然亩产不断提高,但单位劳动的报酬开始递减的现象。作为当下的网络热词,“内卷”席卷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赋予了各种新的意义,大家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内卷时代的亲历者,设计行业也不例外。设计行业的内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劳动力的内卷,表现形式为勘察设计行业人员的单位利润下降。据国家住建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具有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净利润2512.2亿元,从业人员440万人,从业人员的单位净利润为57095元;反观2014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净利润虽然只有1646.12亿元,从业人员也只有250.28万人,但从业人员的单位净利润高达65771元,比2020年高出将近15个百分点。虽然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了勘察设计行业,行业的净利润也不断增长,但从业人员的单位净利润是下降的,行业出现了劳动力内卷现象。第二是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竞争内卷。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被无限放大。首先,设计院对于人才的门槛越来越高,本科211学历,在许多设计院只是一个录取的“敲门砖”。其次,设计院加班已是不成文的规定,设计人员加班到晚上12点,也是常有现象。
对于行业的内卷现象,民营设计企业始终保持关注并积极做到以人为本防“内卷”。华阳国际构建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新青年训练营、新菁英训练营、社会新鲜人计划、伞兵计划。并且每年举办新青年快题竞赛,为刚出校门的年轻设计师搭建展示创意、表达自我的舞台,同时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为人才初期阶段的多元化成长创造多种可能;怡境国际秉承“臻于至善、学无止境”的理念,建立怡境学院,开展新员工培训、管培生计划和旅游+赋能训练营等,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方法,培养企业各类人才、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基准方中一年一度面向各大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包含研究生)和毕业未满一年的高校毕业生开展的JDC-基准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鼓励设计求变,提倡将师承传统与当代青年创新思维结合,为建筑行业发掘新势力;汉森伯盛为人才提供进修补贴、落户广州、职称指导等福利待遇,并制定优秀应届毕业生年薪20万+的专才高薪计划,还为人才提供专属导师、定向培养计划、森思森谈、森星训练营和进修发展学院。
简评:民营企业要防内卷,可以着眼于“蛋糕”的创新。原有的蛋糕肯定是越分越小,要想分到新的蛋糕,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都是途径。企无人则止,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设计咨询行业以人力为主要资源的特征,民营设计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并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以人为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共创企业佳绩,做到以人为本“防内卷”。
关键词之五:“走出去”
事件:习近平主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不断加快,对外建设工程发展面临较好机遇。为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国务院及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放管服”政策措施,不断推进对外建设工程的便利化,加强规范、监管和服务。首先,商务部先后取消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审批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议)标核准,在推进便利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备案报告制度,通过监测服务平台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此外,商务部等19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获得很大进展。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的2020年度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74家,占企业总数的29.6%,上榜企业数量蝉联各国榜首。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35年,我国对外设计咨询要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对外承包工程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承包洪流中,主力依旧是央企和国企,然而民营设计企业同样在找寻着“走出去”的契机。永福股份参与的孟加拉最大光伏项目并网,项目在属地采购清关、设计标准、施工建设及调试并网等方面的经验,为永福股份国际市场开拓打下更深的基础;河南水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着手海外咨询业务的开拓,并在尼日利亚成立了汉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了包括水库电站、灌区、水厂、公路、输变电等20多项工程的咨询设计、监理工作,海外业务稳步推进。在国际认证和国际奖项中,民营企业也是成绩璀璨。基准方中获得BSI颁发的BIM标准验证证书,成为中国首批ISO19650-2:2018BIM国际认证的企业,提升了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天华设计首次上榜WA100全球100强建筑设计公司榜单,斩获4项2021THE PLAN AWARD荣誉,其打造的天华T+国际设计平台旨在整合设计创意突出的全球设计团队、建筑师事务所,建立体系标准,与国际接轨;羿天设计连续三年入榜“2021年全球设计巨头排行榜”,综合排名提升了12位,进入全球40强,并荣登轨交设计全球第6,实现了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启迪设计的苏州东太湖防汛物资仓库项目荣获2021年德国设计奖;华阳国际作品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摘得德国ICONIC AWARDS 2021至高荣誉;华汇集团设计的华汇科研设计中心项目和兰亭安麓酒店项目分获美国建筑大师奖(AMPTM)2020年度高层建筑类、商业建筑类大奖。
简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民营设计企业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走出去”。民营设计企业要“走出去”,以下三个条件是必备。首先是提高境外市场开拓能力。作为"走出去"的第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是展开后续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其次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业务在海外,会面临许多风险,比如当地政府政策吃紧、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发生变化以及诸如新冠疫情等无法预见的不可抗力;此外,海外业务通常会面临资源消耗巨大和项目周期长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依靠强大的资金储备进行应对。第三是需锻造国际化的企业治理能力,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服务模式,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海内外的品牌形象,依靠软实力获取更多优秀的海外资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