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不能轻易抹平历史的年轮

再论现当代优秀建筑保护

最近,两个上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项目的改造引起业内热烈议论,一个是在80年代获得过优秀设计的江南园林式宾馆——新苑宾馆,一个是全国首家五星级影院——上海影城。

新苑宾馆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900号,占地近60亩,于1985年开业,2002年装修过一次。馆内建筑群间有曲折回廊,庭院内苍松翠柏,百花争艳,假山石笋,弯弯流水,是一座中国江南特色的庭院院落式宾馆。然而这样一个融合江南园林风格的优秀建筑目前已全部拆除,建设起北方官式大屋顶宫殿建筑,与上海的地域文化格格不入。人们从延安西路高架上偶尔见到露出的建筑风格,议论纷纷。

上海影城开创了中国多厅电影先例,是我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在上海的西区新华路和番禺路上已形成了城市地标和市民共同的记忆。无论是电影工作者还是观众,在30年的历程中与它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里举办过许多大片电影的首映式和电影节的有关活动。专业领域上,这座建筑在上海和全国都获得许多奖项,还曾是90年代上海十大建筑之一。日前,影城已歇业进入改造阶段,从效果图上来看,除了名字外,已不见昔日特色与厚重感,充满了现代时尚元素,似与华丽的商场没有两样。这样一座承载了众多记忆与文化的建筑,是否有必要一定要改变它的立面,也引起了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讨论。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文化积淀的容器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举国上下共同奋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百年近代史未曾有过的空前提升。中国人民在短短的40年期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令世界瞩目,使国人自豪,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能见证并记录这一伟大时代的,正是镌刻着历史烙印的建筑。

从80年代起引入外资建成的各类合资企业到跨入新世纪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居住小区;从改革开放初期为满足来自全世界投资、旅游的需求而建设的旅游宾馆到如今日益繁荣的文化体育设施;还有打开国门之后各类重大国际活动,例如东亚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等。建筑延续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讲述着城市发展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现着建筑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材料的时代印记。

为什么要阅读建筑

阅读建筑就是阅读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阅读建筑所承载的人文历史故事。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稍年长的一些人或许还记得,上海在80年代之前还是一个住房最紧张、交通最困难、污染最厉害的超大城市。40余年来,上海做到了人均37平方米的居住条件,开展了高速、高架、地铁轨交的全面建设,形成了以人为本的15分钟生活圈,改变了黄浦江苏州河旧貌,曾经臭气翻天的水沟变成了环境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曾经灰蒙蒙的天空变成蓝天白云……上海40余年的蝶变之路,离不开一代人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目光所及之处,每一幢建筑,每一处设施都记录了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不可想象一座没有历史传承、没有人文积淀、没有岁月痕迹的城市,就算是一座崭新的时髦之城也是索然无味的。

现当代优秀建筑将何去何从

近年来在存量建设的背景之下,不少优秀的现当代的建筑遭到了破坏。权属者可以说以前的功能不符合现在的要求了,立面陈旧了所以要改造,设计者拿到项目也想表现一把,用今天的时代理解去改造当年的建筑。殊不知建筑可以改造,立面可以翻新,但是历史人文却随着翻新改造同时消失了。舍弃了我们最珍贵的历史人文传承,换来了一件时髦的、跟得上时代的“新衣裳”。这件新衣裳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换,永远是新的,却也不断地丢弃了历史、遗忘了文脉,使得一座城市失去历史风貌,失去了文化神韵,失去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我们并不反对建筑在新时代的使用功能置换。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坚固、美观、实用”到我国的建设方针“实用、经济、绿色美观”,无不充分说明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它的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建筑的使用功能必须体现在它的时代性上,所以功能置换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建筑生命的延续——即使用中保护。但是作为优秀现当代建筑,它在城市的形象、建筑的立面,是否每次都要做很大的改动,甚至是全盘否定,全部换成新的“衣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审慎决策。

试想一下,再过50年、100年,我们的后人如何追忆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他们是否还能看到哪一幢优秀建筑历经沧桑还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化作时代印记,从阅读建筑中发现它的历史痕迹和人文价值?

我们不想再重复今天我们在议论北京古城保护所发出的感叹和遗憾!再次呼吁:不要轻易地丢弃这个伟大时代的历史见证——现当代优秀建筑。

(上海建筑学会)

2022-03-21 再论现当代优秀建筑保护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440.html 1 3 不能轻易抹平历史的年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