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工业化的主旋律下,装配式内装行业热度一再升高,不断有内装企业完成融资,越来越多的场景尝试应用装配式内装产品。作为室内空间中功能集中度高、需求复杂的卫浴空间,装配式卫浴解决方案一直被视为工业化交付能力的关键。随着装配化政策的持续推动,装配式卫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行业发展速度并未达市场预期,并且滋生出一些低价竞标、以质抵价的现象。与传统装修行业不同,作为工业化的内装产品,装配式卫浴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想要获得行业快速增长,就需要最大程度上实现部品部件标准化,提高工业化、减少人为参与,而这一切,离不开行业协同。
多方入局,市场升温
据《中国整体卫浴行业分析报告》,前年中国整体卫浴市场规模超过170亿元。未来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的制造能力越来越强,以及数字化与工业化结合的日臻成熟,装配式卫浴的优势与能量将会被不断验证。
装配式关注度不断提高,地产公司、资本市场、装企、家具企业,甚至是卖场开始关注或试水装配式,住宅工业化的大势已至。
从传统卫浴企业方面来看,近两年,国内不断有卫浴企业开始研发整体卫浴,如海鸥、惠达、东鹏、英皇等。卫浴企业进军整体卫浴,是将服务视角从小的部品延展到一个整体空间,扩充了产品品类,提高了客单值。传统卫浴企业做装配式具有一定的渠道优势,在地产端这些企业大多原本在地产集采名录内;未来进入C端,传统卫浴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也具备一定优势。但从单品到空间,卫浴企业做装配式卫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整体空间交付需要对用户的生活动线进行研究,在保证部品连接的同时,还要考虑全视角下的功能性与空间布局美感。
从传统建材瓷砖企业方面来看,与卫浴企业的空间布局策略不同的是,陶瓷企业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从新型产品研发着手,顺应需求变化。装配式卫浴产品体系从最初的SMC,发展到彩钢板、瓷砖、岩板等多种体系并行,不断吸收和改进材料,从而呈现出更好的产品。在此前的装配式卫浴产品体系中,传统的陶瓷产品面临着淘汰出局,也倒逼企业开始研发可与装配式相结合的新型产品。发泡陶瓷、岩板等产品的出现丰富了装配式卫浴产品体系,优化了使用体验,缓解了装配式卫浴推广与陶瓷企业之间的矛盾,也给陶瓷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甚至一些具备实力的陶瓷企业开始自主研发装配式卫浴,以期找到传统产业与未来方向的更多契合点。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保证快速、高品质地完成大量运动员公寓的建造,日本人发明了可以现场装配的整体卫浴。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整体卫浴在日本集合住宅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60%。1992年,在日本独立住宅中的渗透率达到40%。日本装配式行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企业重要的参考方向和借鉴对象。2021年3月,松下发布了装配式卫浴空间产品系列,正式进军中国装配式卫浴市场,一时间在行业掀起了千层浪。来自装配式卫浴的发明国度,又是日本头部的建筑装修企业,松下的入局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强烈的紧迫感,但于行业而言,更高标准、更多元技术体系的介入,都将推动行业更快速地向前发展。事实上不止松下,装配式卫浴在中国的未来增量已成共识,牢牢把控卫浴主流市场的国际品牌都在低调布局,这一赛道上海外玩家的身影只会越来越多。
从地产公司方面来看,全装修政策的引导、装配化率的压力都在引导地产企业向下延伸,研发内装产品,而装配式是地产公司做整装交付的重要抓手。开发企业进军内装的第一步,大家都看中了在传统装修时代痛点最多的卫生间,湿作业、漏水、管线多、施工管理混乱、交付差……装配式卫浴能够从底层逻辑上击破这些痛点。碧桂园、万科、龙湖、旭辉等开发商开始自建整体卫浴工厂,来服务自有项目需求。万科铂寓、龙湖冠寓、旭辉领寓、朗诗寓等都在大量使用整体卫浴。地产公司拥有最好的应用场景,能够不断优化产品以匹配不同需求,但于专业性而言,不论地产企业在百万亿市场上如何大刀阔斧,回到内装的交付上,研发都得从头做起,没有捷径。
从创业公司方面来看,卫浴空间装配化是中国室内空间最早试水工业化的版块,也催生了一批创业者入局,整体卫浴赛道创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当前整体卫浴企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科逸,2004年成立,为行业建立了最早的产品体系,也输出了大量优秀人才。禧屋、鸿力、鑫铃、科筑也是整体卫浴创业市场上较早的一批玩家。近两年又有一批全新的名字进入大众视野,如睿住优卡是美的与英皇合作的结晶,获得广联达、松下投资的维石也是松下装配式卫浴的战略合作伙伴,鹏美绿家由鸿力与东鹏共同打造,普集是海尔发力装配式的产物。行业热度催生了创业热潮,作为集合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施工交付的一个品类,装配式卫浴对于创新思维与产业能力有复合性要求,这对于创业者而言也是更高的挑战。
标准化,催生行业发展高速公路
多方入局、行业热度升高,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装配式卫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装配式卫浴行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应用场景仍主要局限在连锁酒店、商场、办公楼等B端场景,并没有被家装市场所接受。2014年,我国整体卫浴渗透率为0.15%,市场规模只有12亿元;2018年,渗透率将提升至0.8%,市场规模增至24亿元,即使2021年市场规模能够到达173亿元,与3100亿元体量的卫浴市场相比仍很弱小。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之间应用场景重合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尽管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但也出现了同行互踩、低价竞标最终无法保质保量交付的问题。
此外,装配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层,行业热度在升温、但企业知名度破圈难,就连与行业相关度最高的家居市场对于装配式企业的认知仍然很低。
为了帮助行业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建立起健康的生态循环,提高装配式卫浴企业知名度,由家页主笔,广东省建材协装配式建筑分会、千亿级采购平台——采筑、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主编了《2021装配式卫浴发展白皮书》。对国内外装配式卫浴研究与应用前沿领域等进行全面梳理,同时收录品牌企业创新的技术与工艺案例,为行业清晰呈现市场格局,为企业提供装配式卫浴行业的标杆与参考蓝本。
本次《2021装配式卫浴发展白皮书》的编撰汇集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收录品牌企业创新的技术与工艺案例,促进产业协同合作,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减少重复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通过对国内外装配式卫浴研究与应用前沿领域等进行全面梳理,呈现清晰的行业市场格局,为装配式卫浴行业发展提供参考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