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海天之间筑皎月 攻坚路上展担当

——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建设侧记

□蹇欣澄 赵晨晨

天涯海角,祖国南滨,热情美丽的海南岛一直以极具地域特色的热带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而令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的建设者们与这里结缘的,却是因为“她”——中国特色自贸港。秉承着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初心,站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前沿,海南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历史重任,而其标志性建设项目之一,便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是中转基地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植物隔离苗圃、污水处理站及配套室外工程等。项目建设旨在保障中转基地的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海南乃至全国的生物安全和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种质资源更好地在海南引进,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功能。目前,历经重重考验,该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热忱初心

对抗“热浪”迭起

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对于海南来说,“炎热”更是众所周知的代名词。

“刚走进工地大门,汗就顺着安全帽流下来了,都得一个劲儿地擦。”刚来到国家(三亚)隔检中心项目的工程部小伙子说道。“比来的时候黑了好几个度。”该项目的施工时间正好是3月到12月,也是海南岛最炎热且台风多发的阶段,夏日过长的高温时间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现场施工人员叫苦不迭。

为了保证节点计划的完美实现,该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避高温措施,给劳务队伍做工作,给班组做动员,给工人做表率,在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保证施工进度。项目经理刘金亮要求:“现场问题现场解决,技术问题当时解决。”首先,所有管理人员同施工一线的工人师傅同作息、两班倒。其次,将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员和技术员搭档,组成现场施工“同节奏”指导小组,确保工人效能最大化。

经统计,现场施工员平均每日计步在20000以上,高峰期更是达到了40000步。工程部经理抱怨最多的就是太费鞋子了。同事们都笑称他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践行者。

因地制宜

推动精益建造

初来乍到,海南岛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给人生地不熟的项目团队造成了较多的困扰。

隔检中心项目坐落在一个人工回填的小岛上,在地下室土方开挖阶段项目时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地下水水位高、水压大,常规的深井降水根本无法满足底板施工的条件。经左思右想之后,该项目部技术人员当机立断地采用深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明排水三者结合的降水方式。同时掌握潮汐规律,因地制宜,在落潮时浇筑混凝土从而保证了成品质量。

项目技术人员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制作方案,使精益建造融入项目建设的一点一滴,从而确保质量创优。在后续的施工中,项目团队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以及充分的准备工作,成功地规避了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工期、港口停用影响材料进岛、层高原因非标架体材料短缺、疫情管控外来劳动力不足等诸多难题。

与时俱进

全面提升EPC管理

不同于常规总承包,该项目采用EPC建筑总承包模式,即贯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项目设计阶段起,到采购、施工,直至试运行都要全面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隔检中心项目在不超概算的情况下完成符合科研需要、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就至关重要。

纵深的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精通土建专业,也要熟悉钢结构、幕墙、安装、消防、各类实验设备等其他专业。为此,项目部时常组织不同专业主题的学习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领项目部全体成员学习讨论,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在项目施工中,因隔检中心特殊的功能性需求,多种实验与智能化设备的预设预埋成为了建设难题。设备型号多,功能复杂,专业划分又十分庞杂,做好协调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该项目部为实现更好的交叉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招采时注重完善合同工作界面、施工前联合各专业分包优化设计、实际施工时紧抓规范规程的要求管理现场等。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按时保质保量地迎来了封顶大吉。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绿色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进出境动植物隔离检验检疫提供应用技术及标准供给支撑,为保障种业及关联产业安全平稳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舒适的海风吹拂着这座度假城市,中建二局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建设贡献力量,展现央企担当。

(蹇欣澄 赵晨晨)

2022-05-19 ——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建设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819.html 1 3 海天之间筑皎月 攻坚路上展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