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综合

“换乘之王来”了

——长沙机场改扩建GTC项目建设纪实

□通讯员 帅兵 朱慧娟 褚兴科

五一期间,中建五局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下简称GTC)项目积极响应“就地过节”号召,假期照常施工。GTC工区西停车楼片区进行主体结构施工,1-1区完成主体封顶。地铁工区10号线第16单元完成顶板封顶浇筑。

GTC建成后,乘客可在300米内实现地铁、磁悬浮、城际快线、高铁5条线路一站式“零距离换乘”,被称为全国机场的“换乘之王”。

建成后实现一站式“零距离换乘”

2021年6月28日开工的长沙机场改扩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湖南省“十四五”民航建设重点工程。作为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先导工程,GTC锚定“中部第一国际航空枢纽”目标,在国内首创双层步行连接航站楼换乘方式。

据长沙机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建成后的GTC,将集成“四类五轨”:乘客在300米内步行约5分钟即可实现地铁、磁悬浮、城际快线、高铁4类轨道交通,和5条轨道线路一站式“零距离换乘”“零感换乘”。在国内所有机场中,是交通接驳方式最多、无缝换乘效率最高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综合枢纽,因此被称为全国机场的“换乘之王”。

在针尖上跳舞

“换乘之王”带来前所未有便捷的同时,因为其复杂的结构设计,加之队伍众多、疫情严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施工组织难题。

首先是结构复杂,建造难度大。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航站楼、飞行区跑道、高架桥压覆在“四类五轨”上部,交叉形成大面压覆区,上部结构受下部压覆区结构移交制约,“四类五轨”与上部结构紧密相连,且深度不一 ,形成了30多个“坑中坑”。在这些坑里,一共有3家单位、6个大区、23个小区作业面相互交叉施工。

其次是单位多、专业多、协同难。其中,项目业主单位4家,3家总包单位组成联合体进行项目管理,监理单位2家。涉及专业40多个,最多时上千人施工。项目博士陈静丞说:现场虽然看上去很大,但作业面很小,加上各种交叉施工,有一种在针尖上跳舞的感觉。

此外,疫情多点频发,给复工达产带来了更大挑战。项目一方面严格按照湖南机场集团窗口行业的标准来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为全力确保复工达产迎难而上。2021年11月,引入中国建筑云筑网首次开发应用的工地人脸防疫一体机,对项目所有门禁进行关联升级。工人通过,可同时显示体温和健康码,实现了人员快速进出。

今年2月8号复工以来,该项目联合湖南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做好复工进场审批,严格执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出入审批机制,班组工人均按本市、省内、省外分区域分批次提前报备经审后进场。

开工至今,项目所有节点均按时保质完成。“项目计划工期48个月,到今年底,我们有信心提前半年完成总产值的50%。”联合体项目部项目经理、党总支书记罗天胜说。

强强联合的管理团队

这是一个联合体中标项目。由中建五局牵头,中铁建工、湖南省建六公司组成联合项目部进行管理。在湖南省,这无疑是最强组合的项目建设管理团队。

其中,中建五局是世界500强中国建筑的骨干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第二名,具有设计、研发、投资、建造、运营全产业链、全专业优势。中铁建工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的骨干企业,被誉为“大型公共建筑专家”。而湖南省六建则是湖南省的老牌建筑企业,是本土建筑湘军的“排头兵”。

罗天胜说:“我们入场之初就建章立制,编制了统一的管理手册。既统一号令,规范管理,又充分授权,发挥各自优势,保障了联合体平稳高效运行。”

在联合体所有部门中,均有中建五局、中铁建工和省六建三家单位的管理人员。强强联合,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了1+1+1>3的效果。项目实行两层分离,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EPC管理优势,利用穿插作业、深化设计等手段推进快速建造,全面配套中建物业的高标准、集约化管理服务。

该项目联合体成立了联合党总支,拥有党员158人。为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正携手共建“领航党总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型”机场的要求,打造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等特点于一体的全国一流机场!

“党建+科技”领航智慧机场

GTC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主体施工基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相当于28个足球场。最深处相当于7层楼高。轨道交通在基坑中两次交叉,形成几十个“坑中坑”。联合体以党建+科技领航“智慧机场”,在保证开挖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项目依托3名博士、13名硕士,发挥各自专业特长,领衔成立多个“党员创新工作室”。从项目设计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还原设计图纸内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对建设进程进行预演把控。同时对重难点工序进行施工模拟,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项目通过BIM技术对综合管线排布进行模拟,一举解决了管线优化排布和接口碰撞等大型设备管理的难题”项目创新工作室结合BIM技术,经过20余次反复验证,最终确定“3+3”的“开挖+支撑模式”,实现了工序的最优排列。项目还通过BIM规划三维模拟进行可视化交底,科学组织现场分块施工,合理组织土方开挖及运输路线,提高效率近40%。

此外,项目将基坑智能监测技术集成导入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系统,采用现场监测仪器检测设备、无线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采集基坑信息,实现自动预警。最高峰时,现场有33台塔吊交叉作业,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避让;通过布设摄像头,采用AI技术,识别工地行为管理,实现从被动监管向“教练式”主动监管,事后监督向“教练式”事前事中监督的双转变,确保了基坑开挖安全。

最高等级绿色建筑工地

自开工以来,项目联合体始终以党建+环保,领航“绿色机场”建设。联合体党总支成立“绿色施工监督小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各分部推选党员任组员,每月针对各分部施工现场绿色形象进行检查打分排名。要求各分部施工车辆“进出门,必洗澡”;现场禁止出现裸土;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运消纳;施工现场设置炮雾机、喷淋设备,保证现场风起不扬尘。联合体党总支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勤俭办企”活动,大量使用绿色低耗材料以及绿色节能新技术;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打好蓝天保卫战。GTC项目没有市政管网,为此专门购买污水处理器,项目所有生活用水全部处理之后再向外排放;在办公节能减排方面,各支部监督员开展交叉互检,践行“光盘行动”,遏制“跑冒滴漏”。

项目博士刘彪说:“湖南省是绿色建筑试点省份,GTC是湖南省首批试点项目,项目按三星级标准建造,是全国建筑、绿色建造最高等级。”

在“三高四新”战略引领下,在三湘大地上,一项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一张张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一个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正向我们走来。

2022-06-02 ——长沙机场改扩建GTC项目建设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959.html 1 3 “换乘之王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