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6月14日向社会公示“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
据介绍,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次公示的新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次公示的“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对数字特征明显的新职业予以了分类标注。
二是顺应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趋势。能源与经济结构悄然改变的同时,“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煤提质工”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三是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新出现的“民宿管家”“城市轨道交通检修工”“退役军人事务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职业。
据了解,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定义是,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从事建筑及其环境、附属设备测评、调适、改造、运维等工作的咨询服务人员。其主要工作任务:
1.受建筑业主、投资主体委托或指派,收集项目建筑使用功能、能源资源需求、环境质量需求等工程资料;
2.运用建筑能源与环境仿真模拟软件和检测设备,测评传统建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的能效和排放(含碳排放)情况,编写测评报告;
3.编制建筑节能减排优化运行方案,验证方案效果,并提出调整改进意见;
4.检查、测试、验证建筑竣工验收和运行阶段的设备系统运行效果,测评建筑能效,出具测评报告,提出建筑与系统调适改进方案;
5.为建筑设计、施工、运营、质检、设备生产与制造等单位提供建筑节能减排等咨询服务;
6.采集、整理、分析项目资料和效果,调整相关软件和模型,优化建筑及其系统和设备运行管理方式。
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并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同时,积极稳妥推行社会化评价,对评价认定合格的人员,由评价机构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证书。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