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综合立体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等七个领域
本报讯 近日,山东省印发《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现代物流、能源保障、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七个领域,进一步推动建设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行动计划》分别明确了2022年、“十四五”和中长期重点项目清单,细化项目责任单位、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等具体指标。具体来说,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全省“三网两群一体系”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主线,加快建设陆海联动、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到2025年,在建及通车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4400公里,在建及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000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到360个,通用机场总数达到30个,在建及营运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700公里。
《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三网两群一体系”综合立体交通网,整体形成“东联日韩西接亚欧、北承京津冀南接长三角”的“十字型”对外运输格局,服务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网络设施强基畅通、交通物流优化提升、重点领域补短促融、支撑体系提质增效“四大行动”,打造集约联动、开放共享、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到202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20亿吨,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
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内外协同的煤炭供应链、海陆兼备的油气供应链、安全可靠的能源储备体系、管控有力的安全生产体系“三链两体系”。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煤电装机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城市道路桥梁、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8个领域,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设施200万立方米/日左右,新建改造城市雨水管网5000公里、燃气管网22000公里,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8000吨/日、城市集中供热热源能力11200兆瓦、城市供水能力43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000公里、城市道路6000公里,新增城市综合公园53平方公里。
现代水网建设行动计划围绕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现代水网,推进山东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85%以上。
新型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方面19项重点行动。到2025年,5G基站数达到25万个,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面达到90%以上;智慧农业典型应用场景达到500处以上;全省数字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家左右,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00家左右。
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农村供水保障、农村电网及综合能源建设等“八大行动”。“八大行动”包括27项工作任务,到2025年底,计划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万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54%;全省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百兆乡村”,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5G全覆盖。 (王建)